综合能源能价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52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99848.X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综合能源能价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任一第一控件关联项目参数及包括每种类型的能源对应的能源设备及多个用户节点、每个能源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各个能源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每个用户节点的用户参数的拓扑结构;根据获取的第二属性信息更新待更新设备的设备标识关联的第一属性信息;根据每个能源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各个能源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项目参数、各用户节点的用户参数及预设的能价计算策略,确定各用户节点中各类型的能源的能价。通过在编辑界面中更新各能源设备的属性信息后,即可通过预设的能价计算策略及能价计算相关参数,自动确定各类型的能源的能价。提高了确定能价的准确性与便捷性。

    能源站运行优化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06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78263.2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源站运行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源侧设备的运行参数、用户侧的负荷信息和能源价格信息,实现根据源侧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源侧设备的供能信息,从而基于源侧设备的供能信息和用户侧的负荷信息进行以热定电或者以电定热计算,以确定源侧的供能负荷需求,进而根据能源价格信息和供能负荷需求,采用优化调度模型确定目标运行参数,并下发目标运行参数的控制指令,以基于控制指令控制源侧设备。由此,可使得能源站设备基于目标运行参数自动运行,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有效减少能源站运行人力成本。并且,由于可以与用户侧的负荷信息相结合,从而能够在满足用户侧的用能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站的能效自动优化。

    基于微网双碳平台的能碳监控方法及微网双碳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17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77468.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微网双碳平台的能碳监控方法及微网双碳平台,方法包括:获取任一场景下终端设备采集的能源数据及用能数据,其中,所述能源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风能数据、光伏数据、热电数据;将所述终端设备采集的能源数据及用能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对应的碳排放数据,其中,所述碳排放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碳排放分布、碳排放结构及碳排放足迹;将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展示。由此,通过对采集的多种能源数据及能碳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可以确定出对应的碳排放数据,并向用户进行展示,实现了微网区域碳汇集成,从而可以使得微网双碳各能源流之间可以保持互通,提高了碳排放数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为实现高效节能低碳提供了条件。

    能源的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47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750161.2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能源的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日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每小时的历史负荷值以及待预测日的每小时的负荷值影响因素;其中,负荷值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天气类型、季节类型和日期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将历史负荷值结合负荷值影响因素输入至预测模型中,根据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以得到待预测日的负荷预测值。由此,将历史负荷值结合负荷值影响因素输入至已训练的预测模型中,根据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以得到待预测日的负荷预测值,可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基于树莓派的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257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23575.0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树莓派的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能源、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与第一树莓派间的单工通信通道,获取所述第一树莓派发送的外网天气数据;将所述外网天气数据存入内网的数据库中,以使预设的内网客户端基于所述外网天气数据,进行负荷预测。由此,第二树莓派与第一树莓派之间基于单工通信通道进行外网天气数据传输,并将外网天气数据存入内网数据库,以使内网客户端从内网数据库中调用天气数据,从而不仅保证了外网天气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保密性,而且提高了内网客户端负荷预测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