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

    公开(公告)号:CN10047373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510091433.3

    申请日:2005-08-10

    Inventor: 松尾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受到由加热和冷却的反复进行造成的热应力,内表面的鳞片也难以剥离的钢管。(1)是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其特征是,含有9~28质量%的Cr,冷加工后的内表面的最大高度(Rz)为15μm以上。(2)是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其特征是,含有9~28质量%的Cr,冷加工后的内表面的最大高度(Rz)为15μm以上,并且ΔHv在100以上。其中,ΔHv为管的内表面层和壁厚中央部的维氏硬度的差。所述(1)或(2)的钢管最好以ASTM奥氏体晶体粒度编号表示具有7以上的组织。

    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

    公开(公告)号:CN1912150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10091433.3

    申请日:2005-08-10

    Inventor: 松尾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受到由加热和冷却的反复进行造成的热应力,内表面的鳞片也难以剥离的钢管。(1)是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其特征是,含有9~28质量%的Cr,冷加工后的内表面的最大高度(Rz)为15μm以上。(2)是管内表面的鳞片的耐剥离性优良的钢管,其特征是,含有9~28质量%的Cr,冷加工后的内表面的最大高度(Rz)为15μm以上,并且ΔHv在100以上。其中,ΔHv为管的内表面层和壁厚中央部的维氏硬度的差。所述(1)或(2)的钢管最好以ASTM奥氏体晶体粒度编号表示具有7以上的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