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端子接头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40033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10096265.0

    申请日:2008-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阳性突片的插入行程扩大,以及有助于间隙管理。阴性端子接头(10)设置有管状主体部分(30),配合阳性突片(70)沿着轴向中心(A)从前面插入到该主体部分中,并且接头还设置有弹性接触件(80),该弹性接触件在主体部分(30)中向后延伸,并具有可在主体部分(30)的内表面上滑动的自由端。该主体部分(30)的内表面包括:第一滑动表面(51),其用于在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从滑动开始位置(43)滑动到滑动中间位置(44)时,移位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使其到主体部分(30)的轴向中心(A)的距离保持恒定;以及第二滑动表面(52),其用于在该自由端从滑动中间位置(44)滑动到滑动终止位置(45)时,在这样的方向上移位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以扩大到主体部分(30)的轴向中心(A)的距离。

    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389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203086.7

    申请日:2009-05-19

    Inventor: 野田昌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 H01R4/185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要防止端子接头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在外壳中倾斜。端子接头(20)的绝缘筒部(24)形成有倾斜限制部(32)和姿态校正部(31),该倾斜限制部能够通过与腔(11)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20)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而该姿态校正部相对于端子接头(20)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20)插入腔(11)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11)的后端处的开口缘形成滑动接触。

    端子接头及其压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8659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91770.6

    申请日:2008-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H01R4/185 H01R13/5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密封塞的损伤。端子接头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在线(60)的端部上的圆柱形密封塞(70)的基部(11),和从该基部(11)的相对横向边缘突出的一对压接件(14F、14R),其中相应压接件(14F、14R)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不同位置处压接成连接。该基部(11)从其与相应压接件(14F、14R)连接的位置开始沿着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下半部沿圆周设置,并包括容纳部分(16F、16R),该容纳部分具有其它横向边缘(16E),该其它横向边缘在圆周方向上面对相应压接件(14F、14R)的导引端部并位于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上半部处。

    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98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54060.2

    申请日:2012-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812 H01R13/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壳体的后端表面上的操作表面具有大面积。该壳体(10)的后端表面(10R)中的、位于电线(13)的引出区域的外边缘侧的区域作为用于向前推压所述壳体(10)的操作表面(14)。所述壳体(10)的后端部的外周的、与所述操作表面(14)相对应且位于所述操作表面(14)前方的区域被凹进以形成向外凹槽(15)(锁定凹部)。所述壳体(10)通过使所述向外凹槽(15)的凹槽底面(17)的一部分进一步凹进而形成有孔部(18)。在电线罩(2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向外凹槽(15)接合的向内突起(26)(锁定突起)。每个向内突起(26)均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孔部(18)接合的限制突起(27)。

    端子接头及其压接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86594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810091770.6

    申请日:2008-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H01R4/185 H01R13/5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密封塞的损伤。端子接头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在线(60)的端部上的圆柱形密封塞(70)的基部(11),和从该基部(11)的相对横向边缘突出的一对压接件(14F、14R),其中相应压接件(14F、14R)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不同位置处压接成连接。该基部(11)从其与相应压接件(14F、14R)连接的位置开始沿着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下半部沿圆周设置,并包括容纳部分(16F、16R),该容纳部分具有其它横向边缘(16E),该其它横向边缘在圆周方向上面对相应压接件(14F、14R)的导引端部并位于密封塞(70)的外圆周表面的上半部处。

    阴性端子接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40033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96265.0

    申请日:2008-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阳性突片的插入行程扩大,以及有助于间隙管理。阴性端子接头(10)设置有管状主体部分(30),配合阳性突片(70)沿着轴向中心(A)从前面插入到该主体部分中,并且接头还设置有弹性接触件(80),该弹性接触件在主体部分(30)中向后延伸,并具有可在主体部分(30)的内表面上滑动的自由端。该主体部分(30)的内表面包括:第一滑动表面(51),其用于在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从滑动开始位置(43)滑动到滑动中间位置(44)时,移位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使其到主体部分(30)的轴向中心(A)的距离保持恒定;以及第二滑动表面(52),其用于在该自由端从滑动中间位置(44)滑动到滑动终止位置(45)时,在这样的方向上移位弹性接触件(80)的自由端,以扩大到主体部分(30)的轴向中心(A)的距离。

    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98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054060.2

    申请日:2012-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812 H01R13/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壳体的后端表面上的操作表面具有大面积。该壳体(10)的后端表面(10R)中的、位于电线(13)的引出区域的外边缘侧的区域作为用于向前推压所述壳体(10)的操作表面(14)。所述壳体(10)的后端部的外周的、与所述操作表面(14)相对应且位于所述操作表面(14)前方的区域被凹进以形成向外凹槽(15)(锁定凹部)。所述壳体(10)通过使所述向外凹槽(15)的凹槽底面(17)的一部分进一步凹进而形成有孔部(18)。在电线罩(2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向外凹槽(15)接合的向内突起(26)(锁定突起)。每个向内突起(26)均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孔部(18)接合的限制突起(27)。

    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389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0910203086.7

    申请日:2009-05-19

    Inventor: 野田昌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 H01R4/185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要防止端子接头在受到沿与从外壳中的抽出方向相交的方向作用的外力时在外壳中倾斜。端子接头(20)的绝缘筒部(24)形成有倾斜限制部(32)和姿态校正部(31),该倾斜限制部能够通过与腔(11)的内壁形成接触来限制端子接头(20)沿与轴线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倾斜,而该姿态校正部相对于端子接头(20)的轴线方向倾斜并且在将端子接头(20)插入腔(11)中的过程中能够与腔(11)的后端处的开口缘形成滑动接触。

    屏蔽连接器和屏蔽外壳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88339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193213.0

    申请日:2007-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成本。阳性壳体(10M)的屏蔽外壳(30)和阴性壳体(10F)的屏蔽外壳(30)具有相同的形状,屏蔽外壳(30)的触接部分(35)为这样的,即使得在内侧具有接触点的外触接件(32)和在外侧具有接触点的内触接件(31)沿周向布置,一个屏蔽外壳(30)的内触接件(31)和另一个屏蔽外壳(30)的外触接件(32)沿径向彼此相对应并且接触。由于阳性壳体(10M)的屏蔽外壳(30)和阴性壳体(10F)的屏蔽外壳(30)具有相同的形状,故可以降低成本。

    屏蔽连接器和屏蔽外壳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833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3213.0

    申请日:2007-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成本。阳性壳体(10M)的屏蔽外壳(30)和阴性壳体(10F)的屏蔽外壳(30)具有相同的形状,屏蔽外壳(30)的触接部分(35)为这样的,即使得在内侧具有接触点的外触接件(32)和在外侧具有接触点的内触接件(31)沿周向布置,一个屏蔽外壳(30)的内触接件(31)和另一个屏蔽外壳(30)的外触接件(32)沿径向彼此相对应并且接触。由于阳性壳体(10M)的屏蔽外壳(30)和阴性壳体(10F)的屏蔽外壳(30)具有相同的形状,故可以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