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5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0980101752.4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15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膜16固定在环形框架13、14内部。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上表面上。阴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8、第二气体扩散层20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下表面上。用于向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气体通道供应燃料气体的供应通道M 1和用于排放燃料废气的排放通道21设置在框架13、14中。突出部分25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外周界部分上,并且向外延伸超过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从而与框架13的法兰部分S1b叠置。使得渗透水残留在突出部分25上。这防止了渗透水进入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部分处的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452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01752.4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156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膜16固定在环形框架13、14内部。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上表面上。阴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8、第二气体扩散层20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2堆叠在固体电解质膜16的下表面上。用于向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气体通道供应燃料气体的供应通道M 1和用于排放燃料废气的排放通道21设置在框架13、14中。突出部分25形成在第一气体通道形成构件21的外周界部分上,并且向外延伸超过阳极侧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从而与框架13的法兰部分S1b叠置。使得渗透水残留在突出部分25上。这防止了渗透水进入第一气体扩散层19和电极催化剂层17的外周界部分处的窄间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