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32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780031657.2
申请日:2007-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竹下慎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62 , H01M8/0289 , H01M8/1053 , H01M8/106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补强型电解质膜,是由多孔质膜补强的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是在该多孔质膜中固定自由基捕捉剂而成。该燃料电池用补强型电解质膜,是抑制自由基捕捉剂向体系外流出、且化学耐久性优异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623498.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9 ,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满充电容量推定方法以及控制装置。双极型LFP电池包括层叠的单位电池(101~10M)。单位电池(101~10M)各自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包含磷酸铁锂。ΔQ算出部(81)在双极型LFP电池的单位电池(10N)(N是1~M的整数)的充电期间中算出蓄电量增加量(ΔQ)。蓄电量增加量(ΔQ)是单位电池(10N)的电压从第1电压(Vb1)上升至第2电压(Vb2)时的单位电池(10N)的蓄电量的增加量。满充电容量推定部(83)使用满充电容量Cf映射,以蓄电量增加量(ΔQ)为参数来推定单位电池(10N)的满充电容量(Cf)。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49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1906.4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1058 , H01M8/1067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88 , Y02E60/521
Abstract: 在由含有具有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的膜电极接合体2而成的燃料电池1中,通过经积极地在电解质膜内形成含水率梯度,可以增大水从阴极侧向阳极侧移动的逆扩散水效果,抑制阳极侧干燥。为此,在电解质树脂11中埋设了作为增强膜的孔隙率不同的2片拉伸多孔质膜12a、12b,制成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使用该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来制作膜电极接合体2,以使孔隙率大的增强膜12b侧在阴极侧的方式在隔膜20、30之间夹持膜电极接合体2,制成燃料电池1。在埋设1片增强膜时,使增强膜偏向阳极侧被埋设在电解质树脂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138063.8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
IPC: G01N23/083 , G01N23/18 , G01N23/04 , G01B15/02 , H01M4/88 , H01M8/0273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膜电极组件的检测方法和检查装置。膜电极组件的检查方法包括:第一过程,该第一过程获取膜电极组件的X射线透射图像;第二过程,该第二过程在第一过程中所获取的X射线透射图像中识别具有比周围区域的亮度低的亮度的亮度降低区域;第三过程,该第三过程基于膜电极组件中的异物的平面尺寸与由于X射线的衍射而引起的亮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亮度降低区域的平面尺寸,校正在第二过程中识别的亮度降低区域的亮度;以及第四过程,该第四过程基于在第三过程中校正的亮度,求出膜电极组件中异物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649721.8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隔板展现较高的粘合力的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是将包含结晶性高分子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粘合层,并利用包含该粘合层的密封部件将一对隔板相互粘合的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配置有所述密封部件的层叠构造体的准备工序;以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对所述层叠构造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工序;在所述加热工序后,将所述层叠构造体保持在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化温度的±10℃的温度范围,促进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化的第一冷却工序;以及在所述第一冷却工序后,进一步对所述层叠构造体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3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657.2
申请日:2007-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竹下慎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62 , H01M8/0289 , H01M8/1053 , H01M8/106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用补强型电解质膜,是由多孔质膜补强的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是在该多孔质膜中固定自由基捕捉剂而成。该燃料电池用补强型电解质膜,是抑制自由基捕捉剂向体系外流出、且化学耐久性优异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26655.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4
Abstract: 一种双极型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具有多个在层叠方向上每隔一个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池单元组和具有多个与该第一电池单元组所包含的电池单元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第二电池单元组充电至规定的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在温度比常温高的高温下进行老化的高温老化工序;以及在高温老化工序中,对第一电池单元组和第二电池单元组交替地进行充电直至达到规定的电压的老化时充电工序。在老化时充电工序中,基于根据金属异物的种类和正极电位算出的溶解速度、以及老化时充电工序的各电池单元的电压和老化时间,判定第一电池单元组和第二电池单元组中的至少一方的充电的完成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00601.7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膜电极接合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膜电极接合体的检查方法具备:向膜电极接合体照射X射线来取得X射线透视像;和参照沿着膜电极接合体的面方向的异物的大小与X射线透视像中的亮度降低量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所取得的X射线透视像中的各像素的亮度降低量,判定是否在膜电极接合体中包含预先决定好的大小以上的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3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980128524.6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48 , H01M8/1072 , H01M2300/0082 , Y02E60/52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性的聚合物电解质膜。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特征在于在聚合物电解质中含有有机/无机混合粒子,其中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无机粒子的表面被有机化合物改性。作为其中无机粒子的表面被有机化合物改性的有机/无机混合粒子,通过使无机粒子与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由超临界或亚临界水热合成法制成的自由基清除剂是优选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0563.6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1058 , H01M8/1067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88 , Y02E60/521
Abstract: 在由含有具有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的膜电极接合体2而成的燃料电池1中,通过经积极地在电解质膜内形成含水率梯度,可以增大水从阴极侧向阳极侧移动的逆扩散水效果,抑制阳极侧干燥。为此,在电解质树脂11中埋设了作为增强膜的孔隙率不同的2片拉伸多孔质膜12a、12b,制成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使用该增强膜型电解质膜10A来制作膜电极接合体2,以使孔隙率大的增强膜12b侧在阴极侧的方式在隔膜20、30之间夹持膜电极接合体2,制成燃料电池1。在埋设1片增强膜时,使增强膜偏向阳极侧被埋设在电解质树脂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