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夹工装、模锻件及模锻件数控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44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29155.6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装夹工装、模锻件及模锻件数控加工方法,属于模锻件加工领域,目的是实现模锻件的快速、模块化装夹。包括垫块,由垫块的工装本体的顶壁、底壁和两侧的侧壁包围形成两端贯通的插孔;插孔的底面设置有凸出的支撑台;在底壁设置有一组均分于支撑台两侧的底部伸缩缸,在顶壁设置有一组顶部伸缩缸;在其中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左侧伸缩缸,在另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右侧伸缩缸;且各个液压伸缩缸的活塞杆末端延伸至插孔内;布置有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管路。工艺凸台与垫块的插孔适配,从而实现了锻件工艺凸台的标准化,利于降低模锻件成型难度及下料重量。可以有效控制压紧力,稳定模锻件的加工质量;减少人工装夹介入的时间,提高了装夹效率与准确度。

    均匀释放铝合金模锻件残余应力的柔性切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1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2291.7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释放铝合金模锻件残余应力的柔性切削加工方法,将铝合金模锻件分为尽可能对称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粗加工中,交替对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进行多次切削,去除粗加工余量,每次切削对第一工位的切除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工位总加工余量的1/3,每次切削对第二工位的切除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工位总加工余量的1/3;精加工去除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精加工余量。通过交替切削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可以使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残余应力交替、分散、均匀地释放。每次切削的切削量较小,避免一次性将铝合金模锻件表面应力分布层去除而导致锻件内外应力快速失衡,使得表面应力多次逐渐释放,增加残余应力二次分布的平衡次数,降低应力失衡的风险。

    装夹工装、模锻件及模锻件数控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44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29155.6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装夹工装、模锻件及模锻件数控加工方法,属于模锻件加工领域,目的是实现模锻件的快速、模块化装夹。包括垫块,由垫块的工装本体的顶壁、底壁和两侧的侧壁包围形成两端贯通的插孔;插孔的底面设置有凸出的支撑台;在底壁设置有一组均分于支撑台两侧的底部伸缩缸,在顶壁设置有一组顶部伸缩缸;在其中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左侧伸缩缸,在另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右侧伸缩缸;且各个液压伸缩缸的活塞杆末端延伸至插孔内;布置有提供液压油的液压管路。工艺凸台与垫块的插孔适配,从而实现了锻件工艺凸台的标准化,利于降低模锻件成型难度及下料重量。可以有效控制压紧力,稳定模锻件的加工质量;减少人工装夹介入的时间,提高了装夹效率与准确度。

    用于框梁类零件半精加工的万能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1391717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922108.X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梁类零件半精加工的万能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基准柱、调节基准柱、多个随机支撑柱和多个压紧机构,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槽和多个第二定位槽;所述固定基准柱的下表面设置有十字键,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十字键插接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相交处;所述调节基准柱下表面设置有平键,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平键插接于任意一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内;所述固定基准柱、调节基准柱、和随机支撑柱的高度相同,所述随机支撑柱和压紧机构可拆卸设置于底板的任意位置。还提供了一种装夹方法。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不同结构、不同要求、不同基准的零件加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节奏”的科研生产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