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29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587040.4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区更新方法、装置、系统、UE、SGSN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LTE Light Connection的UE移到2G/3G时,无法进行路由区更新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处于LTE light Connection状态下的UE,识别自身选择到2G/3G SGSN服务的小区,且其NAS处于ECM‑idle状态,则向SGSN发送RAU请求,以使SGSN向MME发送上下文确认消息,使MME向基站发送S1UE上下文释放命令context release command,使基站释放与UE对应的服务网关的连接。基站释放连接,避免下行数据的传输通道出现错误,使UE和网络层进行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687897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510920992.4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设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集成有Small Cell及CPE;其中,终端的附着过程中,通过与所述CPE交互,所述Small Cell,将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第一核心网,以及根据接收的来自所述第一核心网的数据,进行接入处理,以使所述终端接入第一核心网;并通过所述CPE及无线回传网络与第一网关建立安全隧道,以使所述终端接入第二核心网;所述第一核心网为CPE核心网;所述第二核心网为Small Cell核心网;通过无线链路与宏基站交互,所述CPE将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核心网,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一核心网的数据发送给所述Small Cell;所述宏基站及所述第一核心网形成所述Small Cell的无线回传网络。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网络接入系统及网络接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774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10889291.3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或、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核心网关之间连接路径的类型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核心网关之间连接路径的类型至少包括有:第一类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关之间直接建立的连接路径;第二类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经由边缘网关与核心网关之间建立的连接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429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587040.4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0033 , H04W36/0022 , H04W36/0066 , H04W36/14 , H04W4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区更新方法、装置、系统、UE、SGSN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LTE Light Connection的UE移到2G/3G时,无法进行路由区更新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处于LTE light Connection状态下的UE,识别自身选择到2G/3G SGSN服务的小区,且其NAS处于ECM-idle状态,则向SGSN发送RAU请求,以使SGSN向MME发送上下文确认消息,使MME向基站发送S1UE上下文释放命令context release command,使基站释放与UE对应的服务网关的连接。基站释放连接,避免下行数据的传输通道出现错误,使UE和网络层进行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83774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889291.3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或、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基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与核心网关之间连接路径的类型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核心网关之间连接路径的类型至少包括有:第一类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关之间直接建立的连接路径;第二类路径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经由边缘网关与核心网关之间建立的连接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9000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10710608.2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633 , H04L61/20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节点粒度的蜂窝网用户面数据隧道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节点判断是否需要为终端使用接入网节点粒度的聚合隧道;若需要为所述终端使用所述接入网节点粒度的聚合隧道,则在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和核心网用户面功能间的会话连接建立后,所述接入网节点从核心网控制面功能处接收用于区分所述终端连接的终端标识;所述接入网节点根据所述终端标识、聚合隧道的隧道信息及所述接入网节点面向终端的下行传输通道的信息,建立上下行传输的映射关系;所述接入网节点将所述终端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实现不同UE都可基于同一个AN Node节点与核心网用户面功能间的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888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0987536.6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26 , H04L61/2007 , H04L61/605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一种方法可包括:控制面CP节点确定用户设备UE的网络协议版本IPv6前缀地址;CP节点向接入网络AN节点发送UE的IPv6前缀地址;述AN节点接收CP节点发送的IPv6前缀地址;AN节点建立UE的IPv6前缀地址与空口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空口信道标识是AN节点为UE分配的空口信道的标识;AN节点接收UE发送的路由请求RS消息;AN节点将RS消息发送给用户面网关UPGW;AN节点接收用户面网关UPGW返回的携带有IPv6前缀地址的路由宣告RA消息;AN节点根据RA消息中的IPv6前缀地址及对应关系,确定空口信道;利用空口信道向UE发送RA消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3418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394790.0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slice的管理及选择方法、系统、基站、路由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控制编排模块发送的slice ID与NF ID的对应关系,或依照slice ID查询对应的NF ID;接收UE发送的slice ID信息,依据所述slice ID与NF ID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UE发送的sliceID信息相对应的NF ID;依据所确定的NF ID,将UE发送的数据引导至对应的网络slice入口;通过控制编排模块进行的网络slice的添加、更新和删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6275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59690.X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28/10 , H04L12/8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业务流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业务流识别策略识别出下行业务流的链路标识;将下行业务流的链路标识以及下行业务流的描述信息发送给下行分类器;使下行分类器根据下行业务流的链路标识对下行业务流进行标记;其中,上行分类器与下行分类器部署于不同的网络设备中。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能降低上下行业务流均经过同一个分类器带来的开销,提升网络系统的处理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998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5444.9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识别方法、终端及网元设备,终端侧根据自身访问业务所产生流量的流量特征,生成流量信息通告;向协同服务器发送流量信息通告;协同服务器接收到多个终端发送的流量信息通告之后,通过协议转换,使用指定网元支持的通信协议向指定网元发送接收的流量信息通告;指定网元根据预先配置的策略、当前网络状态、与产生流量业务的服务提供商签约信息、以及流量信息通告中携带的针对所通告流量的策略请求,确定能够为所述流量提供的策略;并根据确定的策略进行流量识别和策略执行。本发明使得对流量的识别粒度更加灵活并且准确。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