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41755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030276.5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5 , H04L27/2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子带滤波器组的发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发射端通过对经过多子带滤波器组合成处理后的波形信号进行缓存,截去缓存波形首部和尾部的拖尾信号,获得截短信号,再对截短信号进行首尾循环叠加,获得时域首尾循环的传输信号。通过截去缓存波形首部和尾部的拖尾信号可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对截短信号进行循环叠加构成时域首尾循环的传输信号,可降低发射信号的带外干扰,保证多子带信号的正交性。接收端相应地对输入数据块首尾两端循环扩展,可恢复发射信号的正交性,减少信号的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1056151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10025561.2
申请日:2006-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播单播兼容的正交频分时分复用发射机,包括:逆傅立叶变换装置,数据块复用装置,保护间隔添加装置,以及,还包括:设于逆傅立叶变换装置前的子载波映射装置,用于将符号数据块中的每个元素分别映射到逆傅立叶变换装置中相应的有效子载波上进行传输,对于没有数据映射的子载波上传输0;和设于保护间隔添加装置后的成形滤波装置,用于按照频谱模板对待发送的OFTDM信号波形进行成形滤波,所述的成形滤波器为满足系统带外频谱泄漏要求的过采样FIR滤波器。本发明可以解决频谱带外泄漏严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0403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580049922.0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47 , H04L25/03159 , H04L27/26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在现有技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单点-频域均衡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正交多载波频分时分(OFTDM)技术。在发射机端,对输入的串行数据流进行串并变换和IFFT变换,随后对多个经过IFFT变换的数据块按照时间顺序来复用为一个OFTDM符号数据部分;然后在其前端添加上循环前缀以形成最终的OFTDM符号。在接收机端,首先将变频到基带的OFTDM符号前端的循环前缀去除,在进行与发射机端相对应的数据解复用、FFT变换和并串变换等操作后即可恢复最初传输的串行数据流。除包含上述现有技术的优点之外,本发明还避免它们的不足,使系统总体性能和复杂度达到较好的折衷。
-
公开(公告)号:CN100568863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510030276.5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5 , H04L27/2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子带滤波器组的发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发射端通过对经过多子带滤波器组合成处理后的波形信号进行缓存,截去缓存波形首部和尾部的拖尾信号,获得截短信号,再对截短信号进行首尾循环叠加,获得时域首尾循环的传输信号。通过截去缓存波形首部和尾部的拖尾信号可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对截短信号进行循环叠加构成时域首尾循环的传输信号,可降低发射信号的带外干扰,保证多子带信号的正交性。接收端相应地对输入数据块首尾两端循环扩展,可恢复发射信号的正交性,减少信号的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105615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610025561.2
申请日:2006-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播单播兼容的正交频分时分复用发射机,包括:逆傅立叶变换装置,数据块复用装置,保护间隔添加装置,以及,还包括:设于逆傅立叶变换装置前的子载波映射装置,用于将符号数据块中的每个元素分别映射到逆傅立叶变换装置中相应的有效子载波上进行传输,对于没有数据映射的子载波上传输0;和设于保护间隔添加装置后的成形滤波装置,用于按照频谱模板对待发送的OFTDM信号波形进行成形滤波,所述的成形滤波器为满足系统带外频谱泄漏要求的过采样FIR滤波器。本发明可以解决频谱带外泄漏严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13996.9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圈UCA的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调节方法,包括:确定多圈UCA的每一圈UCA的半径;确定遗传算法的基本参数以及优化角度集合,优化角度集合的每个元素分别表示OAM涡旋电磁波波束的一个优化发散角度;对优化角度集合中每一个优化发散角度执行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优化结果;根据得到的优化结果调节OAM涡旋电磁波的发散角度。本发明的基于多圈UCA的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调节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与多圈UCA结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多圈UCA的能量、附加相位、模式以实现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的灵活调整,此外,同时给出不同发散角度下的优化结果,可以快速调整涡旋电磁波的发散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325712.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 H04B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涡旋波前优化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优化装置包括:一发射端模块以及一接收端模块,其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包括:N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数字域轨道角动量多模态复用模块与2N个DAC模块之间的第一加权单元,以及一与所述N个第一加权单元连接的发射端权值计算单元;所述接收端模块包括:N个分别连接在所述2N个ADC模块与数字域轨道角动量解调及解复用模块之间的第二加权单元,以及一与所述N个第二加权单元连接的接收端权值计算单元。本发明实现了对射频涡旋电磁波的波前相位优化,显著提高了OAM各个模态之间的正交性,极大的提升OAM模态复用数目以及通信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25712.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0413 , H04B7/06 , H04B7/08 , H04B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涡旋波前优化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优化装置包括:一发射端模块以及一接收端模块,其中,所述发射端模块包括:N个分别连接在所述数字域轨道角动量多模态复用模块与2N个DAC模块之间的第一加权单元,以及一与所述N个第一加权单元连接的发射端权值计算单元;所述接收端模块包括:N个分别连接在所述2N个ADC模块与数字域轨道角动量解调及解复用模块之间的第二加权单元,以及一与所述N个第二加权单元连接的接收端权值计算单元。本发明实现了对射频涡旋电磁波的波前相位优化,显著提高了OAM各个模态之间的正交性,极大的提升OAM模态复用数目以及通信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94028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610027938.8
申请日:2006-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子带滤波器组的频分多址系统的发射、接收机及其方法,所述发射机包括:数据块分割装置,用于将已调制串行符号数据序列,分割为多个串行符号数据块序列;实部多子带滤波器组,用于对数据块分割装置输出的数据块的实部进行多子带滤波;虚部偏移多子带滤波器组,用于对数据块分割装置输出数据块的虚部进行相应的偏移多子带滤波;虚部实部合并装置,用于将实部多子带滤波器组和虚部偏移多子带滤波器组输出的数据块序列合并为一个复数串行数据块序列;波形时域复用装置,用于对虚部实部合并装置输出的复数串行数据块序列进行波形时域复用。本发明不需要保留子带间的保护频带,所以大大的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213996.9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圈UCA的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调节方法,包括:确定多圈UCA的每一圈UCA的半径;确定遗传算法的基本参数以及优化角度集合,优化角度集合的每个元素分别表示OAM涡旋电磁波波束的一个优化发散角度;对优化角度集合中每一个优化发散角度执行遗传算法优化,得到优化结果;根据得到的优化结果调节OAM涡旋电磁波的发散角度。本发明的基于多圈UCA的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调节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与多圈UCA结合,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多圈UCA的能量、附加相位、模式以实现涡旋电磁波发散角度的灵活调整,此外,同时给出不同发散角度下的优化结果,可以快速调整涡旋电磁波的发散角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