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4780.X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测线交点的计算方法及相关产品。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二维测线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测线元组集合;对测线元组集合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测线信息;通过预设线段求交算法对测线信息进行计算得到二维测线的交点。通过此方法,可以高效处理海量的数据点,准确识别出任意两条测线之间的交点,避免无效计算的出现。并且可以在保持高效性的同时,兼顾内存使用的优化快速且准确地计算当前二维工区内所有测线交点,从而提高地震解释的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1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197263.6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占刚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多体索引构建方法,包括:使用横向切分R树索引生成多地质体R树索引;根据如下步骤为每个地质单体构建LOD模型,其中,单体LOD模型包括主干TIN,简化序列和八叉树索引:使用渐进格网的边折叠简化方法对地质单体的TIN面进行逐层简化处理,每一次边折叠简化操作形成一个简化序列;简化后的地质单体由主干TIN网格和简化序列构成,其中,主干TIN网格是地质单体简化后的最简网格;使用八叉树索引对生成的简化序列进行索引,定位需要的简化序列;由多地质体R树索引和多个单体LOD模型结合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多体索引模型。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模型的可视化与分析带来巨大的实时高效处理的负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14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585450.7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占刚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底板突水通道的多级尺度地质建模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对原始地质数据经过处理形成三维多级尺度地质模型建模数据库;使用所述三维多级尺度地质模型建模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一级尺度基础地质框架模型、二级尺度岩体精细地质模型以及三级尺度岩体裂隙网络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煤层底板断层本身的形态及其产状要素对突水的影响,根据裂隙扩展阻力变化,搜索岩层中最小抗剪力路径,找出煤层底板突水通道;将煤层底板突水通道与多级尺度地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煤层底板突水风险性评价。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在三维空间中以“地层-岩性-裂隙”三级尺度描述突水有关地质特征提高评价效率和精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6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59453.6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10 , G06F16/182 , G06F16/174 , G06F21/62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煤矿数据智能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煤矿数据存算一体中心,包括:获取如下至少一种原始煤矿数据:井下控制中转设备实时传输的煤矿数据,移动存储设备存储的煤矿数据,煤矿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业务系统传递的煤矿数据;多过程处理获取到的原始煤矿数据,管理原始煤矿数据和处理煤矿数据;将管理的煤矿数据发送给煤矿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业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煤矿智能化、透明地质保障系统以及煤矿数据新质生产力对煤矿数据存储、计算需求高的场景,能够实现煤矿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和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551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592582.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岩性网格模型体绘制的边界线性平滑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游程编码对三维地质岩性网格模型中Z轴方向上表示相同岩层属性的网格进行合并得到多个岩层段;将Z轴方向上的各个岩层段作为一个垂直柱,将各垂直柱中具有空间连接关系的岩层段的起点用直线连接;通过邻近的四个垂直柱中的具有空间连接关系的岩层段围成六面体,沿X轴或Y轴方向,根据六面体的侧面中两个岩层段所属的垂直柱中岩层段的属性关系确定侧面的分割方式,结合六面体的顶面以及底面的对角线得到将六面体分割为四面体的剖分方式;根据剖分方式制作六面体中采样点的岩层属性的计算模板;通过计算模板得到采样点的岩层属性,确定六面体各位置的岩层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5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92582.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岩性网格模型体绘制的边界线性平滑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游程编码对三维地质岩性网格模型中Z轴方向上表示相同岩层属性的网格进行合并得到多个岩层段;将Z轴方向上的各个岩层段作为一个垂直柱,将各垂直柱中具有空间连接关系的岩层段的起点用直线连接;通过邻近的四个垂直柱中的具有空间连接关系的岩层段围成六面体,沿X轴或Y轴方向,根据六面体的侧面中两个岩层段所属的垂直柱中岩层段的属性关系确定侧面的分割方式,结合六面体的顶面以及底面的对角线得到将六面体分割为四面体的剖分方式;根据剖分方式制作六面体中采样点的岩层属性的计算模板;通过计算模板得到采样点的岩层属性,确定六面体各位置的岩层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01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585450.7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占刚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底板突水通道的多级尺度地质建模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对原始地质数据经过处理形成三维多级尺度地质模型建模数据库;使用所述三维多级尺度地质模型建模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一级尺度基础地质框架模型、二级尺度岩体精细地质模型以及三级尺度岩体裂隙网络模型进行建模;分析煤层底板断层本身的形态及其产状要素对突水的影响,根据裂隙扩展阻力变化,搜索岩层中最小抗剪力路径,找出煤层底板突水通道;将煤层底板突水通道与多级尺度地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煤层底板突水风险性评价。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在三维空间中以“地层-岩性-裂隙”三级尺度描述突水有关地质特征提高评价效率和精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0570.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规则网格的地质断层网络的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包括将断层控制点或断层棱数据作为输入的源数据,根据源数据区域范围按一定网格分辨率在XY方向上均匀离散形成规则网格称为基网格;逐个断层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断层输入的断层控制点或断层棱数据的最佳投影面,在最佳投影面上提取断层边界的真实最小凸包作为断层真实边界条件;逐个断层利用薄板样条插值算法或者有限差分插值算法生成网格化断层面;通过空间关系二叉树和切割关系表记录各断层面在断层空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和相互切割关系;对映射到同一基网格单元的所有网格化断层面单元利用四边形求交裁剪算法进行裁剪处理,剪去网格内断层面相交后不符合上下位置关系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3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17832.6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占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数据绘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A、全场景模型数据组织,采用R—Octree两层索引定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中的任一地质单体网格骨架和对应的渐进网格简化序列;步骤B、模型数据调度,利用网格骨架调度器和简化网格序列调度器从外存调度网格骨架数据以及对应简化序列数据至内存;步骤C、数据绘制,当网格骨架数据以及简化序列数据发生改变,绘制任一地质单体的网格骨架数据以及简化序列数据,并在三维场景中显示绘制结果。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海量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数据的绘制方法,能够对现有技术中数据量超过计算机内存导致无法处理的地质结构模型的数据进行绘制及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36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317832.6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占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数据绘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A、全场景模型数据组织,采用R—Octree两层索引定位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中的任一地质单体网格骨架和对应的渐进网格简化序列;步骤B、模型数据调度,利用网格骨架调度器和简化网格序列调度器从外存调度网格骨架数据以及对应简化序列数据至内存;步骤C、数据绘制,当网格骨架数据以及简化序列数据发生改变,绘制任一地质单体的网格骨架数据以及简化序列数据,并在三维场景中显示绘制结果。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海量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数据的绘制方法,能够对现有技术中数据量超过计算机内存导致无法处理的地质结构模型的数据进行绘制及显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