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073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95555.X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1J23/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散Ni/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褐煤酸洗和酸洗褐煤氧化、金属负载、Ni/C催化剂制备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低浓度的盐酸和双氧水,选择性的脱除了褐煤中的有机金属离子,并通过双氧水的温和氧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褐煤的含氧官能团,进而提高了褐煤的离子交换能力。保留了褐煤的外部硅酸盐等含有催化能力的矿石。改进后的方法得到的催化剂活性金属镍的分散度大大提高,催化能力提升明显。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金属镍分散度很高,简单易行,催化活性高,经济效益明显。在生物质挥发分重整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21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82733.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24 , H01G11/32 , H01G11/34 , H01G1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炭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蜂窝状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片。本发明将木质素和氯化锌溶液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水热焦;将所述水热焦和活化剂混合进行活化反应,得到蜂窝状多孔炭。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以木质素为原料,木质素含有丰富的官能团,水热反应过程中,氯化锌使木质素中的羟基或羧基以水的形式脱除,从而相互交联形成蜂窝状多孔结构,后期经过活化剂的造孔,形成微孔中孔相互连通的孔结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蜂窝状多孔炭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高,用其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22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97508.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9/042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豆荚壳为原料,加入磷酸溶液水热,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温度,使得到的焦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在后面与活化剂进行活化的时候,活化剂能进入到这些孔隙结构中,使活化更加的完全,从而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319~2570m2·g‑1,制备成超级电容器电极片,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07~301F·g‑1。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2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97508.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9/042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豆荚壳为原料,加入磷酸溶液水热,通过控制水热反应的温度,使得到的焦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在后面与活化剂进行活化的时候,活化剂能进入到这些孔隙结构中,使活化更加的完全,从而得到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319~2570m2·g-1,制备成超级电容器电极片,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07~301F·g-1。
-
公开(公告)号:CN10701062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377292.4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11/44 , H01G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糖液制备多孔炭球的方法,用维生素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含2‑酮基‑L‑古龙酸的废糖液,经过水热碳化、炭球清洗与干燥、多孔炭球的制备和电极的制备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废糖液为前驱体,通过水热碳化,合成了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的炭球,并通过KOH活化,制备了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多孔炭球。此方法实现了对维生素C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的高附加值的利用,并且减小了生物制药公司处理废糖液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还公开了该炭球制备电极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3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67050.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H01G11/86 , H01G11/44 , H01G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废糖液制备银耳状多孔炭的方法,并公开了用该多孔炭于制备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废糖液为前驱体,通过木质素和废糖液均匀混合并炭化,合成了富含含氧官能团的炭材料,并通过KOH活化,制备了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银耳状多孔炭。此方法实现了对维生素C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的高附加值的利用,并且减小了生物制药公司处理废糖液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010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77292.4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11/44 , H01G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糖液制备多孔炭球的方法,用维生素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含2‑酮基‑L‑古龙酸的废糖液,经过水热碳化、炭球清洗与干燥、多孔炭球的制备和电极的制备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废糖液为前驱体,通过水热碳化,合成了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的炭球,并通过KOH活化,制备了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多孔炭球。此方法实现了对维生素C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的高附加值的利用,并且减小了生物制药公司处理废糖液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还公开了该炭球制备电极片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