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5361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68334.3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保相低时延双工放大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开关K1,合成器F1,输入功率检测单元J1、输出功率检测单元J2、控制电路A1;开关K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支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功放单元PA1、第一隔离器G1。第一支路为开关K1第一输出端、第一功放单元PA1、第一隔离器G1、合成器F1第一输入端依次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一支路相同。输入端功率检测单元J1和输出端功率检测单元J2将检测到的功率输入到控制电路A1中,控制电路A1控制开关K1的连接方式。该系统及使用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双工放大的超低时延的自动切换,且切换前、切换后能保功率幅值与相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99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3006.3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通道T/R组件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对超过两路的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合成时需要跨越收发通道的难题。传统的合成方式,无法在超过两通道的T/R组件上对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因此常规设计中,需在组件外额外增加合成器对耦合定标信号进行合成;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耦合定标信号的合成能够完全避免与收发通道的干扰问题,尤其是在超过两路收发通道的多通道T/R组件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尺寸就能够对多路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168334.3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功率保相低时延双工放大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开关K1,合成器F1,输入功率检测单元J1、输出功率检测单元J2、控制电路A1;开关K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支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功放单元PA1、第一隔离器G1。第一支路为开关K1第一输出端、第一功放单元PA1、第一隔离器G1、合成器F1第一输入端依次相连。第二支路与第一支路相同。输入端功率检测单元J1和输出端功率检测单元J2将检测到的功率输入到控制电路A1中,控制电路A1控制开关K1的连接方式。该系统及使用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双工放大的超低时延的自动切换,且切换前、切换后能保功率幅值与相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954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391370.7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H04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时双输出发射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驱动级放大单元、功率分配器、末级放大单元、功率合成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驱动级放大单元与功率分配器之间设置有高速开关网络,高速开关网络包括以GaAs为核心的信号开关,且高速开关网络为三端口的开关网络,包括输入端口1、2、3,通过控制信号电平的高低进行高速开关网络的输入端口1和输出端口2或者输出端口3的连通,高速开关网络的输出端口2与输入端口1相连通时,发射信号到第二天线,当高速开关网络的输出端口3与输入端口1相连通时,发射信号到第一天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开关速度快,并可以有效地控制开关的切换时间,对比高功率切换开关设计插入损耗更小,提高整机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99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43006.3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通道T/R组件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对超过两路的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合成时需要跨越收发通道的难题。传统的合成方式,无法在超过两通道的T/R组件上对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因此常规设计中,需在组件外额外增加合成器对耦合定标信号进行合成;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耦合定标信号的合成能够完全避免与收发通道的干扰问题,尤其是在超过两路收发通道的多通道T/R组件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尺寸就能够对多路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659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956484.7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动态抗饱和低噪声电路及控制方法,能量分配电路的输入端0与天线连接,接收天线的输入信号S1,能量分配电路的主路输出端1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限幅电路连接,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N选一开关网络K1的分端口1连接,低噪声放大器的供电端与电源开关K2的源极连接,电源开关K2的栅极与驱动电路连接,电源开关K2的漏极与电源连接;N选一开关网络K1的端口0与接收后端电路连接,接收后端电路送出处理后的输出信号S2;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实现接收系统多档可调超高动态范围,且最大输入信号幅度能突破低噪声放大器输入P‑1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6600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956471.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复用收发前端电路及控制方法,前级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连接发射输入信号,输出端与选通网络的端口1连接,供电端与调制开关K1的输出端连接;末级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与选通网络的端口2连接,输出端与环形器H1的端口1连接,供电端与调制开关K2的输出端连接;环形器H1和H2的端口2均与天线系统连接;环形器H2的端口1与选通网络的端口3连接;环形器H1和H2的端口3通过隔离器与平衡式限幅低噪声放大器连接;平衡式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与开关网络连接;本发明实现发射多模工作;且用一路接收电路实现两个接收回波的分时接收,并且发射部分的前级功率放大器及附属电路在不同模式下得到复用,降低了系统复杂性,提高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8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75290.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发射系统的散热结构、功放模块、方法,涉及发射系统的功放模块技术领域;包括功率管A1、巴伦T1、匹配电路、高导热率成型附件D1、D2、电容C1、C2、C3、C4、馈电电感L1、L2、电源调制电路A2和巴伦T2;巴伦T1、匹配电路和功率管A1依次连接,高导热率成型附件D1、D2置于功率管A1的输出传输微带线上,电容C1、C2焊于功率管A1的两个输出传输线微带线之间,电容C3、C4焊于功率管A1的两个输出传输线微带线的输出端口,电容C3、C4和巴伦T2的输入端连接,巴伦T2的输出端和功率输出传输微带线连接,馈电电感L1、L2的两端分别与功率管A1和电源调制电路A2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散热且能够小型化的发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975290.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发射系统的散热结构、功放模块、方法,涉及发射系统的功放模块技术领域;包括功率管A1、巴伦T1、匹配电路、高导热率成型附件D1、D2、电容C1、C2、C3、C4、馈电电感L1、L2、电源调制电路A2和巴伦T2;巴伦T1、匹配电路和功率管A1依次连接,高导热率成型附件D1、D2置于功率管A1的输出传输微带线上,电容C1、C2焊于功率管A1的两个输出传输线微带线之间,电容C3、C4焊于功率管A1的两个输出传输线微带线的输出端口,电容C3、C4和巴伦T2的输入端连接,巴伦T2的输出端和功率输出传输微带线连接,馈电电感L1、L2的两端分别与功率管A1和电源调制电路A2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散热且能够小型化的发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6600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6471.X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复用收发前端电路及控制方法,前级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连接发射输入信号,输出端与选通网络的端口1连接,供电端与调制开关K1的输出端连接;末级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与选通网络的端口2连接,输出端与环形器H1的端口1连接,供电端与调制开关K2的输出端连接;环形器H1和H2的端口2均与天线系统连接;环形器H2的端口1与选通网络的端口3连接;环形器H1和H2的端口3通过隔离器与平衡式限幅低噪声放大器连接;平衡式限幅低噪声放大器与开关网络连接;本发明实现发射多模工作;且用一路接收电路实现两个接收回波的分时接收,并且发射部分的前级功率放大器及附属电路在不同模式下得到复用,降低了系统复杂性,提高集成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