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8556.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梁明 , 刘炯 , 丁玉剑 , 李睿哲 , 马海木呷 , 谢静 , 李育兵 , 曹立伟 , 胡全 , 陈偲 , 朱长青 , 马海云 , 李鑫 , 熊高林 , 张瑞谦 , 马晓旭 , 吴学威 , 张洁龙 , 田宇 , 董静雯
IPC: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输电绝缘子串片数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数据,生成样本库,对样本库中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CNN‑LSTM网络混合模型对当地的绝缘子污秽程度进行状态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得到当地的绝缘子污秽修正系数,基于当地的绝缘子污秽修正系数对绝缘子耐受电压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绝缘子耐受电压计算绝缘子串的片数。本发明能够实时分析多种动态环境因素,能够在污秽积累变化较快的如高海拔地区中保持更高的适用性,能够学习数据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时间依赖关系,显著提升了污秽修正系数的可靠性,能够动态适应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下的设计需求,更加精准地优化绝缘子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7569.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海拔考虑外层股线结构的导线交流电晕损失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Kaptzov假设,定义电晕损失,在股线的各个位置判断导线是否起晕,若起晕,则计算电荷消耗,根据电荷消耗计算电晕损失。本发明充分考虑超高海拔条件和导线外层股线结构对电晕损失的影响,显著提高计算精度,通过优化模拟电荷数及计算过程,计算时间缩短至原方法的约1/4,为高海拔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有助于降低电力传输损耗,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6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311642.X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美峰 , 李力 , 梁明 , 黄兴 , 冯勇 , 谢静 , 高元 , 黎亮 , 马海云 , 叶果 , 鄢秀庆 , 蒲凡 , 韩大刚 , 刘炯 , 刘翰柱 , 刘翔云 , 王寒梅 , 袁泉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塔精细化模型数字化建模方法,涉及铁塔建模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从计算模型文件中提取出铁塔的构件和节点属性信息;并搭建铁塔的单线模型,并赋予单线模型构件和节点属性信息;b):按照构造特征将铁塔的节点和构件的构图原则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建立可扩展的标准节点构造库;c):调用步骤b中的标准节点构造库,将标准节点构造库内的节点模型加载到步骤a搭建的单线模型的构件和节点上;d):根据步骤c中已加载节点模型的单线模型,完成三维建模;本发明,可快速实现铁塔精细化的建模,从而大大提高了铁塔精细化模型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5670.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工程地形条件评价方法,涉及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基于GIS系统,建立输电线路工程地理信息数据模型;步骤S2:在GIS系统中创建线路路径方案;并基于输电线路工程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对工程所在区域地形条件进行分析;步骤S3:根据路径走向和穿越的地形类型的线路长度,统计分析全线路的地形条件;本发明,在GIS系统中建立了输电线路工程的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路径方案,通过数值分析方案完成地形条件分类并统计路径所经区域的地形类型,避免人为操作和干预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20542.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地形自动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架空输电线路沿线地形建立DEM数据模型,其中,DEM数据模型包括若干个带有三维坐标的散点数据,将至少一个散点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定义为DEM数据模型的像元;根据每个像元与其相邻的像元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坡度变化率计算地形坡度;计算DEM数据模型的地势起伏值;根据地形坡度和地势起伏值确定架空输电线路沿线地形的划分结果。在常规计算方式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形分析技术,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沿线地形进行自动划分。建立了可量化的地形划分标准,避免个人原因导致的划分结果差异;从而实现工程建设造价的精确控制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7412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406117.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勇 , 车达 , 李会超 , 李美峰 , 谢静 , 骆俊林 , 梁明 , 黄兴 , 李力 , 高元 , 许泳 , 肖洪伟 , 马海云 , 刘翰柱 , 刘翔云 , 李育兵 , 韩大刚 , 肖宇 , 罗鸣 , 盛道伟 , 唐巍 , 周唯 , 辜良雨 , 刘洪昌 , 鄢秀庆 , 王寒梅
IPC: H04N7/18 , H04N5/232 , G06T17/20 , G06V10/44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F30/13 , G06K9/6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三维场景调整摄像机位置的方法,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视频监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入“数字孪生”模型的点云数据;步骤2:按点云分类分别提取特征点;步骤3:读取反馈的摄像机参数;步骤4:迭代读入支架调节范围内的各摄像机位置;步骤5:计算出各位置下所有关注对象的可视域;步骤6:根据关注对象的权重,对各位置下的视域质量排序;步骤7:根据排序结果,给出摄像机的最优调节位置;步骤8:根据最优调节位置调整摄像机位置;有效规避了铁塔等邻近物体的遮挡,减少了视觉“盲区”,并可辅助监管人员人工操作,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还可采用5G网络,进一步提高远程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98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05907.1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车达 , 李会超 , 李美峰 , 谢静 , 骆俊林 , 梁明 , 黄兴 , 李力 , 高元 , 许泳 , 肖洪伟 , 马海云 , 冯勇 , 刘翰柱 , 刘翔云 , 唐巍 , 刘炯 , 王寒梅 , 刘洪昌 , 盛道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三维场景进行自动监控的方法,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视频监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入“数字孪生”模型的点云数据;步骤2:按点云数据的分类分别提取关注对象的特征点;步骤3:计算各关注对象的可视域;步骤4:读取当前摄像机参数;步骤5:根据关注对象的可视域和摄像机参数,给出相应的摄像机动作;步骤6:读取设定的影像采集要求;步骤7:根据摄像机动作和影像采集要求自动监控关注对象;本发明基于输电线路三维场景“数字孪生”模型给出了关注对象的可视域,给定了摄像机采集不同关注对象的控制动作,实现了自动监控,减少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准确度,还可采用5G网络,进一步提高远程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30464.7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杆塔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系列策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气象条件调查取值组合划分多个区段的气象组合;所需的气象、地形条件、导地线型式、极间距、海拔以及过电压倍数、间隙等条件设定归并过程,获取多个塔杆系列;在无约束条件下进行杆塔优化排位,获取每一塔杆系列的水平档距、垂直档距、塔高;选取不同水平档距的多个系列直线塔进行综合造价、水平档距利用率等比较,确定最优的系列(如4、5、6、7套等)直线塔的水平档距参数;根据最优排位方案,利用分布概率和累计概率统计确定的最优系列直线塔的垂直档距、塔高、Kv值的使用率,获取使用率较高的取值范围,确定系列直线塔的使用条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304202.9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线路双分裂地线布置方式,包括单极八分裂导线束、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均采用两根210mm2双分裂地线,第一双分裂地线束和第二双分裂地线束对称架设于单极八分裂导线束上方,导地线垂直距离不小于23m,两侧地线束中心水平距离为8±1m,且上述两个尺寸应配合保证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不大于‑10°。本发明首次提出±1100kV直流输电线路单极布置时的地线架设方式,既能保证地线表面场强在18kV/cm限值以下,又能保证经济性最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7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04382.5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串并联混合地线融冰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单双回混合线路,通常需要确定融冰段、确定融冰长度、确定融冰直流电源电压、选择具有合适机械强度的地线绝缘子串并确定其保护间距。如果具有至少两个融冰段,则将各个融冰段的两根邻近的普通地线,或者一根普通地线和一根绝缘光纤复合地线首尾相接并联在一起,组成并联电路,再将各个并联电路串联起来,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融冰直流电源两极。确定融冰段、需要融冰的普通地线的融冰长度、确定融冰直流电源电压、选择具有合适机械强度的地线绝缘子串并确定其保护间距。本发明采用“串并联混合”新型融冰技术后,在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性、可靠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解决地线覆冰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