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3644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012101.0

    申请日:2007-07-13

    IPC分类号: C12P7/64 C12R1/645 C12R1/84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将玉米秸秆水解,水解液浓缩至总还原糖浓度在20g/L以上,在其中添加0-0.4g/L磷酸二氢钾和0-1.5g/L七水硫酸镁,灭菌后按体积比为5-20%接入产油微生物种子液,通气培养52-120小时,至发酵液中总还原糖浓度降至1%以下时停止,离心收集菌体,经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获得微生物油脂。每100g玉米秸秆可获得含油率为15%-66%的含油微生物干菌体16-28g,经提取可获得微生物油脂2.4-18.5g。本发明原料廉价、工艺简便、方法易行,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几乎不额外占用耕地、可连续生产的微生物油脂制备新途径。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0021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047287.4

    申请日:2005-09-28

    发明人: 刘波 赵宗保 孙艳

    IPC分类号: C10G3/00

    CPC分类号: Y02P3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柴油,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以含油微生物菌体为原料,用低碳醇作为酯交换剂,用无机酸作为催化剂,经转酯化反应后,反应混合物冷却、过滤、液相提纯后,获得生物柴油。本发明是直接用含油微生物菌体进行转酯化反应,可以替代用提取的油脂为原料进行的转酯化反应,它没有了从原料中提取油脂的工艺过程,因此降低了过程成本,缩短了工艺,为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来源,而且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含油原料中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及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4044C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03133536.5

    申请日:2003-05-31

    IPC分类号: H01M4/86 H01M4/90 H01M4/8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备工艺;构成电极催化层的各组分在电极的Z方向(垂直于催化层的方向)上呈梯度分布,宏观上电极催化层分多层结构,例如至少分两层结构,第一层结构由第一催化活性金属同憎水剂及导电离子聚合物组成部分憎水催化层;第二层结构由第二催化活性金属同导电离子聚合物组成亲水催化层,两层复合组成部分憎水部分亲水复合电极。这种电极结构在保持足够的电子传导和质子传递能力的同时,还增强气体特别是以空气作氧化剂时的传质能力,扩大了催化反应有效的三相界面,提高了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

    城市有机垃圾生物处理发酵剂

    公开(公告)号:CN1371767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106252.5

    申请日:2001-02-28

    IPC分类号: B09B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垃圾生物处理发酵剂。本发明是按重量计取植物乳杆菌1~3;嗜热链球菌2~6;热带假丝酵母1~2;绿色木霉1~5,四种菌混制成粉剂。本发明针对城市生活有机垃圾,采用高效菌种粉状发酵剂代替粪便、污泥等自然接种物发酵的方法,通过微生物共生原理以及代谢产物的协调作用将生活有机垃圾进行有效降解,使之无害化,并进一步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其发酵周期缩短15~20天,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增加2~5倍。

    一种以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73826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910010089.9

    申请日:2009-0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及其应用,作为载体的金属氧化物同时具有催化氧析出功能,于其上担载具有催化氧还原功能的贵金属,贵金属纳米粒子在金属氧化物载体表面高度分散,其中贵金属在催化剂中所占的质量分数为2%~70%。该催化剂单独,或者以一定比例与铂黑混合,应用于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双效氧电极,与传统的铂黑和催化氧析出反应的氧化物的机械混合物相比,均使电池的燃料电池与水电解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在燃料电池方面,其性能接近商业化Pt/C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氧电极,可有效解决由于载体腐蚀而造成的催化剂活性下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