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0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70215.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3/12 , C01B32/05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以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共培养硅藻,将硅藻进行简单的除杂、洗涤、煅烧后得到改性硅藻材料,稀土共培养的硅藻能将稀土元素吸附到硅藻壳体结构上,将稀土共培养的硅藻收集获得其壳体,制备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改良方法简便易行,对环境无污染,适合大规模的生产,特别是以稀土提取液共培养的硅藻壳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545101.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四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联合硅源培养硅藻以引入巯基官能团,以硝酸银溶液为银前体,实现了载银硅藻抗菌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留了硅藻比表面积大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巯基与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对银离子的负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280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2SiO4包覆的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一步水热法将硅藻粉与无水乙醇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混合,并在加热条件下加入锰源溶液搅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经冷冻干燥、高温煅烧形成具有Mn2SiO4‑C‑SiO2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制备为锂离子电池活性负极,表现出优异电化学性能,Mn2SiO4的包覆显著提高了SiO2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放电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并抑制SiO2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实现具有超高放电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制备方法简便高效、绿色低耗的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465594.4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金属离子,加入乙醇使螯合物金属‑EDTA沉淀至硅藻表面,通过煅烧,实现了由碳‑金属网络包覆的低阻抗硅藻负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同时利用了硅藻独特的天然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了硅藻负极的导电性,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4542.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52 , C25B11/091 , C25B1/27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七水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乙二醇混合搅拌后加入硫粉,超声下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得到FeS2纳米颗粒;再将得到的FeS2与金属硫酸盐、乙二醇混合,超声搅拌均匀,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FeS2纳米材料电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特异性和抗氧化性;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硫化矿材料表面使用金属离子取代硫原子掺杂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5594.4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金属离子,加入乙醇使螯合物金属‑EDTA沉淀至硅藻表面,通过煅烧,实现了由碳‑金属网络包覆的低阻抗硅藻负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同时利用了硅藻独特的天然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了硅藻负极的导电性,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45101.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四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联合硅源培养硅藻以引入巯基官能团,以硝酸银溶液为银前体,实现了载银硅藻抗菌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留了硅藻比表面积大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巯基与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对银离子的负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704542.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52 , C25B11/091 , C25B1/27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七水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乙二醇混合搅拌后加入硫粉,超声下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得到FeS2纳米颗粒;再将得到的FeS2与金属硫酸盐、乙二醇混合,超声搅拌均匀,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FeS2纳米材料电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特异性和抗氧化性;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硫化矿材料表面使用金属离子取代硫原子掺杂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58089.1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硅藻壳体的方法,该提取过程中采用稀酸去除硅藻中的碳酸盐,采用过氧化氢对硅藻进行简单氧化消解,破坏细胞膜,采用乙醇/甲醇/丙酮脱除色素和杂质离子,结合煅烧去除附着在硅藻壳体上的有机质,完成了硅藻壳体的高纯度提取。本发明安全性高,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够保留硅藻壳体原有种属硅藻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并且能谱仪测试结果表明杂质离子和有机质的有效去除,所得硅藻壳体纯度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