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中性粒细胞亚型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45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80274.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中性粒细胞亚型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纳米生物医药领域,该组合物包括沙门氏菌VNP20009和二氧化锰纳米粒;其中,静脉注射的沙门氏菌可通过其天然肿瘤靶向性趋化至肿瘤部位并深度定植于肿瘤乏氧区,该步骤可以趋化大量中性粒细胞至肿瘤部位,但其富集的中性粒细胞以促肿瘤的N2表型为主,限制了抗肿瘤疗效;随后,通过瘤内注射二氧化锰纳米粒,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免疫细胞内释放Mn2+,激活cGAS‑STING通路并促进I型干扰素的释放,这一策略可以有效极化更多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为抗肿瘤的N1亚型,从而逆转微生物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抑制现象,显著增强抗肿瘤效果。

    一种药物浓度分级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2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1571.0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捷茹 周文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浓度分级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放置有容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穿过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贯穿连通有混合容器,所述混合容器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容纳器,所述容纳器的底端相互连通有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容纳器和调节装置,利用所需要添加的溶剂数量与空腔的体积进行换算,从而得出每一次所需的溶剂输出总量,从而得出所需浓度的药液,并可重复操作,计算不同的所需药液浓度的配制剂量,即可得到多份浓度依次递减的药液,其整体配置过程,仅需一套装置即可完成,作业效率高,并且可根据现实所需,实时调整不同数量的溶剂输出量,提升药液的配置效率。

    一种实验室药物胶囊板及其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01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88284.2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药物胶囊板及其组合装置,包括导向排列盘,导向排列盘的周围固定有围挡板,导向排列盘的表面呈阵列分布开设有锥形导向槽,锥形导向槽的底端相连通开设有连通槽口,连通槽口的内壁面且位于锥形导向槽的斜下方呈圆周等距镶嵌有若干个导向支撑架。通过设置导向排列盘和锥形导向槽及导向支撑架,使其胶囊体在下落的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胶囊体的半圆形底端和开口上端,并阻止其开口向下进入排列盘的内部,一方面能够直接省略人工检查的繁琐过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避人工视检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保证了后续填粉时,不会有反向胶囊体发生占位而导致后续无法扣紧的问题,以此确保胶囊排列一致性并提高整体胶囊制造的工作效率。

    一种黑色素瘤来源的外泌体在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747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4523.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素瘤来源的外泌体在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眼科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采用小鼠角膜移植模型,发现B16‑Exo能抑制免疫排斥,表现为角膜混浊、新生血管形成和免疫失调的减轻,以及术后生存率的提高。蛋白质组分析揭示了B16‑Exo中关键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特别是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JAK2蛋白,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阐明了其在增强髓系来源抑制细胞活性和抑制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这些发现证实了B16‑Exo在移植免疫学中显著的免疫调节效应,并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细胞外泌体作为管理器官移植中免疫排斥的有效治疗剂提供了依据。

    一种黑色素瘤来源的外泌体在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15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14101.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色素瘤来源的外泌体在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引入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剂功能分子,可重新平衡银屑病中异常活跃的T细胞及其信号通路,可为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B16‑Exo具有优异的经皮渗透活性,这源于其膜结构中的RhoA蛋白,其可介导外泌体在表皮细胞中的跨细胞转胞吞,为药物的经皮促渗提供新策略,通过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了mmu‑miR‑320‑3p作为一种关键的免疫调节分子,可通过抑制Th17细胞介导的IL‑17信号通路调节T细胞的活性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银屑病的病理性炎症并缓解皮肤局部的免疫反应。

    一种实验室药物胶囊板及其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01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88284.2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药物胶囊板及其组合装置,包括导向排列盘,导向排列盘的周围固定有围挡板,导向排列盘的表面呈阵列分布开设有锥形导向槽,锥形导向槽的底端相连通开设有连通槽口,连通槽口的内壁面且位于锥形导向槽的斜下方呈圆周等距镶嵌有若干个导向支撑架。通过设置导向排列盘和锥形导向槽及导向支撑架,使其胶囊体在下落的过程中,能够自动识别胶囊体的半圆形底端和开口上端,并阻止其开口向下进入排列盘的内部,一方面能够直接省略人工检查的繁琐过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规避人工视检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保证了后续填粉时,不会有反向胶囊体发生占位而导致后续无法扣紧的问题,以此确保胶囊排列一致性并提高整体胶囊制造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