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线治疗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12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80012228.3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粒子线治疗装置,能够在不浪费地占有治疗室的有效空间的情况下使X射线摄影设备退避,从而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操作性。粒子线治疗装置(10)具备:床(15),对患者(12)进行定位;照射端口(16(16a、16b)),向治疗室(11)中输出通过被固定的射束输送路径输送来的粒子线束;水平方向摄影部(21),由以沿着水平线夹着床(15)的方式对置的第一X射线源(25)及第一X射线检测器(26)构成;垂直方向摄影部(22),由以沿着垂直线夹着床(15)的方式对置的第二X射线源(27)及第二X射线检测器(28)构成;收纳室(18),在不使用水平方向摄影部(21)时使第一X射线检测器(26)收纳于地面下;以及支承部件(23),在使用水平方向摄影部(21)时使第一X射线检测器(26)移动到地面上并在床(15)与照射端口(16)侧之间进行支承。

    粒子线治疗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12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80012228.3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粒子线治疗装置,能够在不浪费地占有治疗室的有效空间的情况下使X射线摄影设备退避,从而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操作性。粒子线治疗装置(10)具备:床(15),对患者(12)进行定位;照射端口(16(16a、16b)),向治疗室(11)中输出通过被固定的射束输送路径输送来的粒子线束;水平方向摄影部(21),由以沿着水平线夹着床(15)的方式对置的第一X射线源(25)及第一X射线检测器(26)构成;垂直方向摄影部(22),由以沿着垂直线夹着床(15)的方式对置的第二X射线源(27)及第二X射线检测器(28)构成;收纳室(18),在不使用水平方向摄影部(21)时使第一X射线检测器(26)收纳于地面下;以及支承部件(23),在使用水平方向摄影部(21)时使第一X射线检测器(26)移动到地面上并在床(15)与照射端口(16)侧之间进行支承。

    粒子线医疗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2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8396.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粒子线医疗装置(10)具备:旋转机架(15),以使固定于静止系统的床(24)配置在内侧并使线束(19)的照射口(18)固定于主体的状态进行轴旋转;隧道构造体(16),具有水平地板面及拱形顶棚,且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容纳床(24)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旋转支撑部(57),通过使隧道构造体(16)相对于旋转机架的内侧面(15a)旋转移位,由此与旋转机架(15)的轴旋转无关地、在静止系统中使隧道构造体(16)静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