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输送系统及其安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00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80057655.3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短时间地调整对位的带电粒子输送系统及其安设方法。带电粒子输送系统(10a)具备:架台(16),固定在底座(15);第1板(21),通过可调整高度的第1螺丝(11)与该架台(16)的上部结合;第2板(22),移动自如地收容在该第1板(21)的水平面;第2螺丝(12),拧入形成在位于第1板(21)的周围的固定部件25的螺孔,前端与第2板(22)的外周面抵接;第3螺丝(13),将第2板(21)相对于第1板(21)固定;以及第1卡合销(31),卡入在支承供带电粒子穿过的设备(26)的支承部件(27)和第2板(22)分别设置的卡合孔(17a、17b),将两者卡合。

    带电粒子输送系统及其安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0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80057655.3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短时间地调整对位的带电粒子输送系统及其安设方法。带电粒子输送系统(10a)具备:架台(16),固定在底座(15);第1板(21),通过可调整高度的第1螺丝(11)与该架台(16)的上部结合;第2板(22),移动自如地收容在该第1板(21)的水平面;第2螺丝(12),拧入形成在位于第1板(21)的周围的固定部件25的螺孔,前端与第2板(22)的外周面抵接;第3螺丝(13),将第2板(21)相对于第1板(21)固定;以及第1卡合销(31),卡入在支承供带电粒子穿过的设备(26)的支承部件(27)和第2板(22)分别设置的卡合孔(17a、17b),将两者卡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