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764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153970.1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功率源、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线圈和用来将发射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发射阻抗Zeqt调节到功率源最佳负载阻抗Zs的效率调节发射网络,效率调节发射网络一端连发射线圈,其另一端连功率源;接收装置包括通过交变电磁场与发射线圈进行能量耦合的接收线圈和用来将接收负载阻抗ZL调节到接收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接收阻抗Zeqr的效率调节接收网络,效率调节接收网络一端连接收线圈,其另一端连接收负载。本发明的传输能量不会被周围的非谐振频率点上的物体所吸收,拥有良好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大小的负载和输出负载的功率源,做到在任何距离下都保持最高佳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354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009526.7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主要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其中发射装置包括外部晶振、分频器、D类功放驱动芯片或互感耦合器、D类功放模块、谐振滤波回路、发射线圈及电平转换模块、电平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指示灯及蜂鸣器;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阻抗匹配网络、整流滤波模块及稳压模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手机、MP3、MP4及照相机等所有小功率(5W及以下)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实现在设计要求的距离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电压及功率进行充电或者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可以在一定距离内高效充电、安全无辐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23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591483.8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高功率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包括四路三级伪差分放大器;伪差分放大器采用电容中和技术;输入输出电路采用2:4的变压器完成功率分配和功率合成,放大器级与级之间采用变压器、传输线和并联电感进行阻抗匹配。本发明利用电容中和技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增益。本发明通过在普通传输线加变压器的匹配网络中增加一个并联电感,能够降低级间匹配网络的损耗。本发明利用2:4的变压器能够实现四路功率合成和阻抗匹配,极大的提高了输出功率,同时减少了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032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38587.3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和与发射装置耦合的接收装置;所述的发射装置包括分频器,用于将外部晶振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分频,并将分频后的信号送入功率开关控制及初级放大模块;功率开关控制及初级放大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上述分频后的信号进行初级放大得到方波信号,该模块还包括转换开关,用于选择对前级信号放大或者是关断;E类功放,用于接收所述被初级放大后的方波信号,作为其驱动信号,经过E类功放进行功率放大后得到大功率信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可以在近距离高效充电和远距离有效充电这两个特点之间灵活选择,安全无辐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47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153970.1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功率源、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线圈和用来将发射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发射阻抗Zeqt调节到功率源最佳负载阻抗Zs的效率调节发射网络,效率调节发射网络一端连发射线圈,其另一端连功率源;接收装置包括通过交变电磁场与发射线圈进行能量耦合的接收线圈和用来将接收负载阻抗ZL调节到接收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接收阻抗Zeqr的效率调节接收网络,效率调节接收网络一端连接收线圈,其另一端连接收负载。本发明的传输能量不会被周围的非谐振频率点上的物体所吸收,拥有良好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大小的负载和输出负载的功率源,做到在任何距离下都保持最高佳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04357.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波导结构,包括介质层,以及固定连接在介质层两侧且相对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分别设有周期排列的凹槽,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位于金属片两端的凹槽深度分别沿着从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加,直至和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该波导结构由新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按照特定的排列组成,方便的制作曲面共型电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波导结构的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放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04357.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波导结构,包括介质层,以及固定连接在介质层两侧且相对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分别设有周期排列的凹槽,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位于金属片两端的凹槽深度分别沿着从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加,直至和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该波导结构由新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按照特定的排列组成,方便的制作曲面共型电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波导结构的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放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3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9526.7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主要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其中发射装置包括外部晶振、分频器、D类功放驱动芯片或互感耦合器、D类功放模块、谐振滤波回路、发射线圈及电平转换模块、电平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指示灯及蜂鸣器;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阻抗匹配网络、整流滤波模块及稳压模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手机、MP3、MP4及照相机等所有小功率(5W及以下)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实现在设计要求的距离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电压及功率进行充电或者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可以在一定距离内高效充电、安全无辐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4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61424.4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发多收式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一个发射机和至少两个接收机,每个接收机包括接收线圈、负载和接收阻抗匹配网络,接收线圈中存在接收高频寄生电阻,接收阻抗匹配网络的一侧与接收线圈两端相连接,另一侧与负载两端相连接。在相同的距离下,相比单发单收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接收机的数量越多,总体传输效率越高;为了达到单发多收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效率,需要在电路结构上所做的改变就是要根据接收机之间的相互耦合系数的大小来调整接收机阻抗匹配网络,使得从发射机的高频功率源看过去的阻抗仍与高频功率源内阻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266446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3520.0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发单收式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发射装置和一个接收装置;其中每个发射装置包括高频功率源和发射线圈Lt,还包括发射阻抗匹配网络,该发射阻抗匹配网络的一侧与高频功率源两端相连接,另一侧与发射线圈Lt两端相连接;发射线圈Lt包括高频寄生电阻Rpt;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Lr和负载RL,还包括接收阻抗匹配网络,该接收阻抗匹配网络的一侧与接收线圈Lr两端相连接,另一侧与负载RL相连接;其中接收线圈Lr包括高频寄生电阻Rpr。本发明可以显著延长无线能量传输距离,使得远距离无线能量传输成为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