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3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9275.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10/071 , H04B10/11 , H04B10/516 , H04B10/54 , H04B10/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编码超表面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编码超表面分为时空编码区域和空间编码区域;来波照射到超表面上,通过设计的时空编码矩阵,使编码超表面上的时空编码区域将部分来波转换成多阶谐波;接收并分析谐波的空间分布,实现对来波方向的感知;根据感知到的来波方向和期望的目标方向,创建空间编码序列,所述空间编码序列控制空间编码区域将基频载波偏折到期望的目标方向,建立通信链路;通过设计时空编码超表面的编码方案,可同时建立可靠的感知和无线通信链路,产生在空间中分布的多阶谐波用于感知,同时通过控制基频载波的传播方向用于无线通信,可大大提高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533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975977.4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射可控型随机编码超表面,其由具有离散反射相位的编码单元按照预设规律排列而成,所述预设规律具体为由随机编码矩阵和周期编码矩阵叠加而成的混合编码矩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随机编码超表面的散射控制方法,可以对散射方向进行控制和预测,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随机散射分布的区域大小,进而控制其所承载的信息量。本发明所产生的散射图像可以类比量子力学中的电子云的概念,蕴含特异的物理机制,且与信息编码存在独特关系;可以预见,本发明将有助于提高雷达压缩成像的范围和质量,并且会对基于微波、光频段甚至声波频段的常规反射材料和漫反射材料产生巨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002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42069.2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可编程超材料的直接辐射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发射系统所传递的信息被加载到可编程超材料上面,在馈源天线的照射下以不断变换的远场方向图的形式直接地辐射到自由空间中;接收系统将处于远场区不同位置处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场值汇总得到远场方向图,并通过远场方向图与编码序列之间的映射关系恢复出所发送的原始信息。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省去了数模转换以及混频的模块,大大简化了通信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通信系统的成本;具有与生俱来的保密特性,能够从最底层的物理层面保证所传递的信息无法从单点或者非关键点截获,易于提升性能,且具有自适应、自我感知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04357.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波导结构,包括介质层,以及固定连接在介质层两侧且相对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分别设有周期排列的凹槽,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位于金属片两端的凹槽深度分别沿着从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加,直至和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该波导结构由新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按照特定的排列组成,方便的制作曲面共型电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波导结构的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放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6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04357.0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的波导结构,包括介质层,以及固定连接在介质层两侧且相对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分别设有周期排列的凹槽,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位于金属片两端的凹槽深度分别沿着从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加,直至和位于金属片中部的凹槽的深度相等。该波导结构由新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单元按照特定的排列组成,方便的制作曲面共型电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波导结构的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在很宽的频带内,实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放大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3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9526.7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主要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组成。其中发射装置包括外部晶振、分频器、D类功放驱动芯片或互感耦合器、D类功放模块、谐振滤波回路、发射线圈及电平转换模块、电平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指示灯及蜂鸣器;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阻抗匹配网络、整流滤波模块及稳压模块。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手机、MP3、MP4及照相机等所有小功率(5W及以下)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可以实现在设计要求的距离范围内为其提供一定电压及功率进行充电或者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广泛、可以在一定距离内高效充电、安全无辐射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610947376.2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化受控的空间波转表面波功能器件,该器件由一种2‑比特各向异性电磁编码超表面构成,通过将各向异性数字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各向异性编码排列在二维平面上,就形成了极化受控型的空间波转表面波功能器件。由于每个单元在x极化和y极化时拥有独立的相位响应,使得此器件在两个极化互相垂直的入射波照射下具有不同的功能,可用于将x极化和y极化垂直入射波转换为表面波并导向不同的方向;或者将x极化入射波转为表面波,而将y极化入射波反射到空间任意方向。本发明具有超薄、低剖面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强的适用范围和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75977.4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0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射可控型随机编码超表面,其由具有离散反射相位的编码单元按照预设规律排列而成,所述预设规律具体为由随机编码矩阵和周期编码矩阵叠加而成的混合编码矩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随机编码超表面的散射控制方法,可以对散射方向进行控制和预测,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随机散射分布的区域大小,进而控制其所承载的信息量。本发明所产生的散射图像可以类比量子力学中的电子云的概念,蕴含特异的物理机制,且与信息编码存在独特关系;可以预见,本发明将有助于提高雷达压缩成像的范围和质量,并且会对基于微波、光频段甚至声波频段的常规反射材料和漫反射材料产生巨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34764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153970.1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功率源、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线圈和用来将发射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发射阻抗Zeqt调节到功率源最佳负载阻抗Zs的效率调节发射网络,效率调节发射网络一端连发射线圈,其另一端连功率源;接收装置包括通过交变电磁场与发射线圈进行能量耦合的接收线圈和用来将接收负载阻抗ZL调节到接收线圈两端的效率最佳等效接收阻抗Zeqr的效率调节接收网络,效率调节接收网络一端连接收线圈,其另一端连接收负载。本发明的传输能量不会被周围的非谐振频率点上的物体所吸收,拥有良好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大小的负载和输出负载的功率源,做到在任何距离下都保持最高佳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230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编码超表面的基波和多阶谐波联合调控方法及多源测向方法,包括:在时空编码超表面上,每个超表面单元周期性地切换其工作状态,周期内的编码状态形成时间编码序列;每组时间编码序列通过每个超表面单元的基本空间相位编码来控制基波的传播方向;通过调整时间编码序列的占空比来调节谐波幅度;通过调整时间编码序列的时移参数来调节谐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每组时间编码序列的占空比和时移,得到时空编码矩阵。基于该联合调控方法,通过感知矩阵实现对多个信号源来波方向的精确测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