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4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83082.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节镍型双相不锈钢丝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C:0.07~0.16%;Mn:4%~7%,Mo:0.3%~0.7%,Cr:20~25%;Ni:0.5~2.5%;N:0.15~0.3%;Nb:≤0.02%;P:<0.05%,S:<0.05%,余量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节镍型双相不锈钢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熔炼;AOD精炼;均匀化处理;热轧;固溶;拉拔。获得的双相不锈钢丝组织内部铁素体体积含量为40%‑50%,室温抗拉强度≥2000MPa,能够解决现有的双相不锈钢丝强度低、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6969.3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强韧性匹配优异的高锰合金中厚板及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温强韧性匹配优异的高锰合金中厚板及制备方法,采用Fe‑Mn‑Al‑C化学成分体系,结合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通过高温轧制使形变奥氏体组织完全再结晶成为无畸变的等轴奥氏体组织,提高了高锰奥氏体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从而获得具备优异超低温强韧性匹配的超低温域用复杂合金化高锰中厚板。本发明制备的高锰中厚板合金元素适量,轧制态即可使用,制备工艺简单,大幅提高了超低温强度的同时兼顾了低温韧性,在超低温强度与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达到同等水平的同时,成本远低于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583082.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节镍型双相不锈钢丝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C:0.07~0.16%;Mn:4%~7%,Mo:0.3%~0.7%,Cr:20~25%;Ni:0.5~2.5%;N:0.15~0.3%;Nb:≤0.02%;P:<0.05%,S:<0.05%,余量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节镍型双相不锈钢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熔炼;AOD精炼;均匀化处理;热轧;固溶;拉拔。获得的双相不锈钢丝组织内部铁素体体积含量为40%‑50%,室温抗拉强度≥2000MPa,能够解决现有的双相不锈钢丝强度低、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7362.5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备超高室温屈服强度高锰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材料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以C 0.35%~0.56%、Si 0.13%~0.32%、Mn 22.7%~26.2%、Cr 3.7%~5.1%、Cu 0.41%~0.53%、Nb 0.03%~0.15%、P≤0.05%、S≤0.07%、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为组分进行熔炼、铸造得到钢坯,通过锻造修型、一阶段高温热轧、加热后均温、二阶段异步温轧、冷却,最终得到具备超高室温屈服强度的高锰中厚板。本发明的高锰中厚板轧制态即可使用,具有超高的室温屈服强度和较好的室温塑性,强塑性匹配良好,且合金元素较少,成本远低于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94492.2
申请日:2025-04-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10/08 , C23C10/02 , C23C10/60 , C21D1/26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硅梯度分布的电工钢的制备方法。传统电工钢存在脆性大、渗硅工艺对硅含量控制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对带钢进行渗硅处理时:通过控制带钢成分Si+Al 0.5wt.%~2.0wt.%、C 0.001wt.%~0.005wt.%、Mn 0.01wt.%~0.5wt.%、其余为Fe;以SiCl4为硅源,渗硅过程中SiCl4蒸汽浓度为15%~30%,渗硅处理的温度为1050℃~1200℃,时间为5min~60min;使渗硅过程中的带钢铁基体呈现面心立方结构(FCC),该面心立方结构使带钢表面和心部的硅含量呈明显的梯度分布;渗硅后在980℃~1200℃下扩散退火处理5min~20min;最终带钢表面硅含量为2.5wt.%~7.5wt.%,心部硅含量为0.1wt.%~2.0wt.%;即得到具有高磁感低铁损硅梯度分布的电工钢。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66396.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提供了采用CVD气相沉积连续双面渗硅制备高硅钢带的工业化生产系统,包括从低硅硅钢薄板被开卷机送入生产系统开始至制得高硅硅钢薄板结束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连续双面沉积工艺、在低硅硅钢的上、下表面同时沉积富硅层并扩散使之成为高硅钢/梯度高硅钢薄板的工业化生产系统;通过在CVD渗硅室中对称放置多个上下喷嘴或者是长短交叉喷嘴,连续联动装置的带动下,实现了连续沉积硅材料的目的,并且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因此不仅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双面共沉积制硅材料的工业化生产系统解决了轧制法、快速凝固法、粉末冶金法制备高硅钢的缺陷,以及填补了国内CVD法制备高硅钢/梯度高硅钢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0537.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基于连续渗硅法制备高硅钢薄带的SiCl4稳定蒸发供气装置,属于高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包括SiCl4蒸发罐、恒温水浴箱、SiCl4补液罐、惰性气体输入管、SiCl4补液管及压力平衡管;SiCl4蒸发罐浸没于恒温水浴箱内;SiCl4补液罐位于SiCl4蒸发罐上方,SiCl4补液罐的罐底出液口通过SiCl4补液管与SiCl4蒸发罐1内部相导通,SiCl4补液罐的罐顶气压平衡口通过压力平衡管与SiCl4蒸发罐内部相导通,压力平衡管的下端管口与SiCl4蒸发罐内部的SiCl4液体的上限高度液面相平齐;SiCl4蒸发罐内的压力平衡管外侧同轴套装有液面波动隔离套管;压力平衡管下端管口与SiCl4液体液面的升降动态配合,实现SiCl4蒸发罐内SiCl4液体的动态补液,通过动态补液实现SiCl4液体液面的持续稳定,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造价低廉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086379.3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述工艺生产高硅钢薄带不仅可实现硅元素含量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100}取向柱状晶的 提高对磁性能的提升,更加通过控制组织织构对高硅钢薄带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 磁性能的提升,对原始原料的成分限定更宽范,域。一种具有强{100}取向柱状晶的高硅钢薄带 实现产品的磁性能更高。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制备厚度为0.08~0.5mm的低碳低硅冷轧带钢;将带钢进行脱碳退火处理,退火过程在H2和N2混合气体保护下进行,退火温度800~960℃,退火时间1~15min,脱碳气氛露点控制在+20~50℃;经退火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1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86379.3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100}取向柱状晶的高硅钢薄带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强{100}取向柱状晶的高硅钢薄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制备厚度为0.08~0.5mm的低碳低硅冷轧带钢;将带钢进行脱碳退火处理,退火过程在H2和N2混合气体保护下进行,退火温度800~960℃,退火时间1~15min,脱碳气氛露点控制在+20~50℃;经退火处理后的带钢进行冷却、渗硅、扩散退火处理,使最终所得薄带表面的硅含量为2.5~7.5%,心部的硅含量为1~5%的梯度高硅钢薄带。本发明所述工艺生产高硅钢薄带不仅可实现硅元素含量提高对磁性能的提升,更加通过控制组织织构对磁性能的提升,对原始原料的成分限定更宽范,实现产品的磁性能更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