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355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376555.1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面板,且面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隔热层,所述基座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状结构,且第一隔热层设置于基座内壁的顶端,所述基座的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隔热层,且第二隔热层顶部和第一隔热层底部之间构成有分隔腔。本发明中,使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构成有分隔腔,分隔腔内的底部填充有水,使水面与第一隔热层之间留有间隙,利用水的导热性低于空气的导热性,而避免顶部直接隔热的第一隔热层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底部的第二隔热层以及建筑内,从而提高实际的保温效果。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35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74999.5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内部设有絮凝设备,过滤件底部可开合的输水通道,过滤件一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过滤件内设有倾斜的过滤层,所述反应箱置于过滤件底部位置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由传动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限位组件进行限位,由转动件转动配合限位组件限位带动驱动组件抵接密封件,使得排污口打开用于将过滤层上的絮凝物排出,避免了现有对建筑废水中絮凝物采用过滤层进行过滤分离,需要人工或者对过滤层进清理,由于大量絮凝物堆积在过滤层上,提高了过滤层清洗的难度。

    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96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11560.1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面板,且面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隔热层,所述基座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状结构,且第一隔热层设置于基座内壁的顶端,所述基座的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隔热层,且第二隔热层顶部和第一隔热层底部之间构成有分隔腔。本发明中,使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构成有分隔腔,分隔腔内的底部填充有水,使水面与第一隔热层之间留有间隙,利用水的导热性低于空气的导热性,而避免顶部直接隔热的第一隔热层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底部的第二隔热层以及建筑内,从而提高实际的保温效果。

    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35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76555.1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面板,且面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隔热层,所述基座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状结构,且第一隔热层设置于基座内壁的顶端,所述基座的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隔热层,且第二隔热层顶部和第一隔热层底部之间构成有分隔腔。本发明中,使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构成有分隔腔,分隔腔内的底部填充有水,使水面与第一隔热层之间留有间隙,利用水的导热性低于空气的导热性,而避免顶部直接隔热的第一隔热层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底部的第二隔热层以及建筑内,从而提高实际的保温效果。

    预制装配式建筑拼装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20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76572.5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拼装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和与其相配合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通过固定锁紧结构与第一管体相连,所述固定锁紧机构包括用于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套接的固定机构和用于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固定的锁紧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由固定机构和锁紧机构配合,在旋转螺栓时即可同步实现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固定与锁紧,避免了连接时出现缝隙或不稳定的情况发生,采用拼接结构,拆装时便捷高效,更加实用。

    建筑废弃物制砖用分离破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82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76871.9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制砖用分离破碎装置,涉及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该建筑废弃物制砖用分离破碎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破碎组件、第一分离组件和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箱,混合箱内设有第二破碎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通过设置第一破碎组件、第一分离组件和混合组件,能够对进入的建筑废弃物起到破碎和分离的作用,而破碎和分离的次数不止一次,能够提高破碎和分离的效率和效果;而通过混合组件既能够进行破碎还能够进行分离,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35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574999.5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内设有过滤件,过滤件内部设有絮凝设备,过滤件底部可开合的输水通道,过滤件一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过滤件内设有倾斜的过滤层,所述反应箱置于过滤件底部位置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由传动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限位组件进行限位,由转动件转动配合限位组件限位带动驱动组件抵接密封件,使得排污口打开用于将过滤层上的絮凝物排出,避免了现有对建筑废水中絮凝物采用过滤层进行过滤分离,需要人工或者对过滤层进清理,由于大量絮凝物堆积在过滤层上,提高了过滤层清洗的难度。

    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96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211560.1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碳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低碳建筑屋顶的保温通风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面板,且面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隔热层,所述基座设置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状结构,且第一隔热层设置于基座内壁的顶端,所述基座的底部内壁固定有第二隔热层,且第二隔热层顶部和第一隔热层底部之间构成有分隔腔。本发明中,使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构成有分隔腔,分隔腔内的底部填充有水,使水面与第一隔热层之间留有间隙,利用水的导热性低于空气的导热性,而避免顶部直接隔热的第一隔热层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底部的第二隔热层以及建筑内,从而提高实际的保温效果。

    一种BIM技术机电安装用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5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96541.8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是,所述装置用于带动安装件升降,所述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若干连接在安装面上的内螺纹件,所述内螺纹件与螺纹件形成螺纹副,所述螺纹件由驱动结构驱动转动进行升降,所述安装件内设有若干电路缆线和导向件,电路缆线依次绕设在导向件上形成曲折状结构,所述导向件通过传动件与驱动结构传动连接,本发明由转动件带动安装件升降,同时通过驱动导向件带动电路缆线移动,通过绕设在导向杆上的电路缆线长度补充至安装件的升降高度,通过驱动件驱动导向杆移动代替了弹簧支撑导向件,避免了由于弹簧作用在电路缆线上使其在下降时处于绷紧状态,不利于电路缆线的检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