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牵牛耐涝性综合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51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59236.8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牵牛耐涝性综合鉴定方法,以筛选矮牵牛耐涝性资源为目标,选择不同品种的矮牵牛进行涝渍胁迫,通过对14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3个独立指标,并通过综合分析划分为4类: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本发明通过多指标测定,以综合的数据结果来评价,鉴定结果客观,可重复,针对矮牵牛耐涝性研究基础薄弱以及耐涝鉴定方法不完善等缺陷,对涝胁迫下对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作出研究,为后续矮牵牛耐涝品种鉴定提供了实验依据,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可优先选用耐涝性强的品种,减少因涝渍灾害造成的植株死亡,增强矮牵牛的观赏品质和绿化环境。

    一种鉴定萱草耐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30798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354733.5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萱草耐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涉及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筛选萱草耐涝性资源为目标,选择不同品种的萱草进行涝胁迫,并取叶片作为样品,通过对涝胁迫下萱草叶片与根系的表型变化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研究,对不同品种萱草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对7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2个独立指标,并通过综合分析将萱草品种划分为4类: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本发明通过多指标测定,以综合的数据结果来评价、解决萱草耐涝性鉴定过程中不够全面的问题,使评价结果客观,可重复,评价方法具有无损、高效、低廉、直观的显著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有利于推广应用。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181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71742.4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安装柱和移动结构,试管架架设在两根安装柱之间,移动结构设置在安装柱的底端;其中,移动结构包括支座、让位柱和辊轮,支座内部中空,且沿支座的内周面设有一圈滑口,滑口与支座内部连通;让位柱内部中空,且让位柱竖直对称地设置在支座的上表面,让位柱的顶端固接在安装柱的底端,让位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让位口,让位口与滑口为连通状态;沿辊轮轴线穿设有一转轴,转轴上间隔地设有两环形凹槽,两个环形凹槽均位于滑口中。本发明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从而可以提高试管的搬取效率。

    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的耐涝性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6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38329.3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的耐涝性鉴定方法,包括S1:将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采用盆栽淹水鉴定法,淹水过土面2-3cm,持续淹水4d,然后对其叶绿素,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三种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评分;S2:对上述叶绿素,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三种生理指标的得分进行加和,确定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的耐涝等级。本发明通过叶绿素,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三种生理指标对矮牵牛PhERF2转基因株系及其野生型的耐涝性进行综合鉴定,操作方法简便,鉴定结果准确,有利于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矮牵牛耐涝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一种鉴定萱草耐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3079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4733.5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萱草耐涝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涉及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筛选萱草耐涝性资源为目标,选择不同品种的萱草进行涝胁迫,并取叶片作为样品,通过对涝胁迫下萱草叶片与根系的表型变化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的研究,对不同品种萱草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对7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2个独立指标,并通过综合分析将萱草品种划分为4类: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本发明通过多指标测定,以综合的数据结果来评价、解决萱草耐涝性鉴定过程中不够全面的问题,使评价结果客观,可重复,评价方法具有无损、高效、低廉、直观的显著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有利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