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01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6340.1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池正极材料包括体相层、包覆在体相层上的惰性层,体相层包括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材料,惰性层包括由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材料发生不可逆相变生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制备时可先将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材料制成正极后组装成电池,再对电池进行高电压激活即可生成具有特定包覆结构的电池正极材料;实验表明,本发明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循环稳定性,且其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可直接融合到现有电池的化成工艺中,为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一种浆料电池添加剂,包含该添加剂的浆料电极,及其在浆料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129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15726.5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料电池添加剂,包含该添加剂的浆料电极,及其在浆料电池中的应用,浆料电池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分子量75000‑250000的乙基纤维素溶解于酯类电解液中形成透明胶状溶液,制得浆料电池添加剂,应用于浆料电池负极极片,在浆料电池中,可以在浆料电池中均匀浆料、增加粘度来提高电池加工性、抑制电池界面副反应来提升浆料电池循环性能。所述电池是正极或负极至少一种是浆料状态的高能量电池。该添加剂可以直接添加在酯类电解液中,添加过程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工业大规模应用。

    一种氟硫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616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40624.5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硫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氟硫酸铁锂和包覆在所述氟硫酸铁锂上的碳纳米管,且所述正极材料为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的粒径为2~10μm;所述二次颗粒由纳米级一次颗粒组成;所述一次颗粒的粒径为20~200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化锂研磨至粒径为10μm以下;2)将研磨后的氟化锂、硫酸亚铁、碳纳米管进行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3)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焙烧,得到所述氟硫酸铁锂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子导电性及离子导电性,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优异的循环性能,且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均优异。

    石墨烯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6236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05702.2

    申请日:2016-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H01M4/366 H01M4/386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由石墨烯构成的空腔结构和包覆于所述空腔结构内的纳米硅颗粒,所述纳米硅颗粒的粒径为1~100nm,且纳米硅颗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数为5~95%。该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和硅粉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混匀后进行冷冻干燥;将所述冷冻干燥后的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石墨烯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可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所合成的一种豌豆状石墨烯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中,首次放电容量高达3215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74%,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675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247595.7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硅粉、石墨烯和无定形碳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硅粉为10~99%,石墨烯为1~90%,无定形碳为0~40%;硅粉粒径为20nm~5μm;石墨烯构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三维立体导电网络,并将硅粉包裹在其内部空腔内,形成球形或类球形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粒径为500nm~15μm。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硅粉和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进行喷雾干燥、还原和无定形碳包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材料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良,在200mA/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仍在1502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锂离子电池石墨烯纳米片-氧化亚钴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030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6782.1

    申请日:2010-04-15

    Abstract: 一种电池技术领域的锂离子电池石墨烯纳米片-氧化亚钴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负极材料由石墨烯纳米片和氧化亚钴组成,石墨烯纳米片交错分布在氧化亚钴颗粒上,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分数为5-90%,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为1-50纳米,氧化亚钴的粒径为10-500纳米。制备方法:先将氧化石墨超声或搅拌分散在醇-水溶液或水溶液中,加入钴盐和碱、还原剂,搅拌后倒入水热釜中;进一步密封、同步水热反应、洗涤、过滤、烘干,得到石墨烯纳米片-氢氧化钴复合物,将其在保护气氛下处理得到石墨烯纳米片-氧化亚钴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以200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可以稳定在900mAh/g以上。

    一种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803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45764.1

    申请日:2009-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将对甲苯磺酸铁六水合物溶解于醇中;然后将磷酸铁锂粉末超声分散于其中;并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低温搅拌状态下加入吡硌单体,持续搅拌一段时间,使吡硌单体在磷酸铁锂表面发生聚合反应,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并过筛得到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吡硌包覆磷酸铁锂与金属锂片组装成测试电池,以20C倍率充放电时,可逆比容量达115mAh/g;以5C倍率于55℃高温充放电循环时初始比容量达155mAh/g,经3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保持初始值的90%,表现出优秀的高倍率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高温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进行工业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