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277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2218.3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45 , Y02B40/126
Abstract: 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顶板(2)的下方配置对锅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的组。该感应加热线圈的组包括:具有与特大锅的底径大体一致的外径的左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a);具有比该左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a)小的外径的中锅加热用的右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b);具有比该右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b)小的外径的小锅加热用的后部中央的感应加热线圈(4c)。感应加热线圈(4a)的外径是感应加热线圈(4b)的外径的1.5~2倍。另外,感应加热线圈(4a)的最前端的位置和感应加热线圈(4b)的最前端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一致。另外,与感应加热线圈(4a、4b、4c)对应地印刷在顶板(2)上的各感应加热线圈的印刷部(3a、3b、3c)的外径以及最前端的位置也同样。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180012218.3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45 , Y02B40/126
Abstract: 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顶板(2)的下方配置对锅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的组。该感应加热线圈的组包括:具有与特大锅的底径大体一致的外径的左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a);具有比该左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a)小的外径的中锅加热用的右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b);具有比该右侧的感应加热线圈(4b)小的外径的小锅加热用的后部中央的感应加热线圈(4c)。感应加热线圈(4a)的外径是感应加热线圈(4b)的外径的1.5~2倍。另外,感应加热线圈(4a)的最前端的位置和感应加热线圈(4b)的最前端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一致。另外,与感应加热线圈(4a、4b、4c)对应地印刷在顶板(2)上的各感应加热线圈的印刷部(3a、3b、3c)的外径以及最前端的位置也同样。
-
公开(公告)号:CN1035830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26267.7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63 , H05B6/065 , H05B6/1272 , H05B2213/07 , Y02B4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在上表面具备顶板(21)的本体(1);相邻地被配置于顶板(21)的下方的第1感应加热部(6L)和第2感应加热部(6R);以及形成在本体的内部,且收容第1、第2加热部的各感应加热线圈(6LC、6RC)的收纳空间(10),第1感应加热部(6L)具有圆形的中央加热线圈(MC)和配置在其周围的细长形状的多个侧部加热线圈(SC),在第2加热部(6R)配置具有比第1加热部(6L)的外径尺寸小且比中央加热线圈(MC)的外径尺寸大的外形的圆形加热线圈(6RC),在第1加热部(6L),能够选择中央加热线圈(MC)单独的感应加热、和通过对中央加热线圈(MC)和一个或多个侧部加热线圈(SC)同时通电带来的协同加热这2个加热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5830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80026267.7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H05B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1263 , H05B6/065 , H05B6/1272 , H05B2213/07 , Y02B4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在上表面具备顶板(21)的本体(1);相邻地被配置于顶板(21)的下方的第1感应加热部(6L)和第2感应加热部(6R);以及形成在本体的内部,且收容第1、第2加热部的各感应加热线圈(6LC、6RC)的收纳空间(10),第1感应加热部(6L)具有圆形的中央加热线圈(MC)和配置在其周围的细长形状的多个侧部加热线圈(SC),在第2加热部(6R)配置具有比第1加热部(6L)的外径尺寸小且比中央加热线圈(MC)的外径尺寸大的外形的圆形加热线圈(6RC),在第1加热部(6L),能够选择中央加热线圈(MC)单独的感应加热、和通过对中央加热线圈(MC)和一个或多个侧部加热线圈(SC)同时通电带来的协同加热这2个加热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07797467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90000890.9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8 , F24D3/1066 , F25B4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该分配器具有:连接有多根去程配管的去程侧集管、和连接有多根回程配管的回程侧集管,所述多根去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去程配管、和连接于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去程配管,所述多根回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所述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和连接于所述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回程配管,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207778628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90000909.X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盘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具备:集水盘部,其构成为使横接水部与纵接水部交叉成L字形,能够兼作为横置型以及纵置型;和排水插头,其将集水盘部所接受的集水从集水盘部排出,在集水盘部的交叉的角部,遍及横接水部的接水面以及纵接水部的接水面两者开设有排水口,排水插头在角部的优角侧亦即外侧覆盖整个排水口。被回收的集水能够从集水盘部完全排出从而防止因集水残留于集水盘部引起的霉的产生或部件的腐蚀之类的不良状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