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蓄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846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106480.0

    申请日:2005-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负极中使用在稀土类-镍系的贮氢合金中含有Mg等的具有CaCu5型以外的晶体构造的贮氢合金的镍氢蓄电池,在具备正极(1)、使用了贮氢合金的负极(2)、碱性电解液的镍氢蓄电池中,在负极中,使用如下的贮氢合金,即,至少含有稀土类元素、镁、镍和铝,在以Cu-Kα线作为X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2θ=30°~34°的范围中显现的最强峰强度(IA)、在2θ=40°~44°的范围中显现的最强峰强度(IB)的强度比(IA/IB)在0.1以上,并且向该负极中添加了钴化合物。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动作电压,并且延长循环寿命。

    吸附氢合金电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82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1103774.1

    申请日:2001-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242 H01M4/383

    Abstract: 一种吸附氢合金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由表面处理液溶解吸附氢合金粉末表面的溶解工序和由30℃以上40℃以下的碱溶液清洗粉末表面已被溶解的吸附氢合金的粉末表面的清洗工序。由表面处理液溶解的金属离子由碱溶液完全可以清洗,因此已溶解的金属离子不能再次成为氢氧化物而析出的氢吸附合金表面。在此种情况下,若清洗的碱溶液温度超过40℃,则不仅氢氧化物,合金成分也会溶出,不足30℃,则不能充分发挥清洗效果。

    镍氢蓄电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769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76801.2

    申请日:2004-09-07

    Abstract: 一种镍氢蓄电池,在具有正极、使用了贮氢合金的负极和碱性电解液的镍氢蓄电池中,使用至少含稀土类元素和镁和镍和铝且在以Cu-Kα射线作为X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出现在2θ=30°~34°范围的最强峰强度IA和出现在2θ=40°~44°范围的最强峰强度IB的强度比(IA/IB)在0.1以上的贮氢合金,同时该镍氢蓄电池内含有相对于上述镍氢合金为1.0wt%以下的锰。因此,可提高使用含有稀土类元素和镁和镍和铝且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出现在2θ=30°~34°范围最强峰强度IA和出现在2θ=40°~44°范围最强峰强度IB的强度比IA/IB为0.1以上贮氢合金的碱性蓄电池的循环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