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3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368.7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池州电力规划设计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炜楠 , 朱正 , 戚振彪 , 罗超 , 陈庆涛 , 江龙华 , 范申 , 陈凡 , 黄杰 , 章海峰 , 胡磊 , 王大鹏 , 柯乾 , 刘洋 , 骆晨 , 邵珺伟 , 唐亮 , 冯乔 , 余秀静 , 马艳
IPC: G06Q10/10 , G06F16/90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防雷接地施工过程管理方法,属于防雷接地管理技术领域,通过建立BIM模型,实现了防雷接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利用BIM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监控,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风险;通过实时管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能力,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遗漏;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验收,提高了验收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365.3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池州电力规划设计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炜楠 , 朱正 , 戚振彪 , 罗超 , 陈庆涛 , 江龙华 , 范申 , 陈凡 , 黄杰 , 章海峰 , 胡磊 , 王大鹏 , 柯乾 , 刘洋 , 骆晨 , 邵珺伟 , 李刚 , 冯乔 , 马艳 , 余秀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防雷接地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埋接地极的施工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的施工装置,包括:承插座,所述承插座呈管状,用于埋放防雷地极;所述承插座具有导向内锥管段和固定通管段;所述导向内锥管段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通管段的两端,并与所述固定通管段相通;所述承插座与冲击钻可拆卸连接;及电极导入件,所述电极导入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承插座内,且贯穿所述固定通管段,并与所述固定通管段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电极导入件具有安装管段,其中电极安装在所述安装管段,并靠近地面。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部件安装,S2:整体安装;S3:地面钻孔;S4:地极安装。因此,该发明适用于行业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0186.X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池州电力规划设计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炜楠 , 朱正 , 戚振彪 , 罗超 , 陈庆涛 , 江龙华 , 范申 , 陈凡 , 黄杰 , 章海峰 , 胡磊 , 王大鹏 , 柯乾 , 刘洋 , 骆晨 , 邵珺伟 , 唐亮 , 冯乔 , 余秀静 , 马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铜合金复合接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接地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数计,所述铝铜合金复合接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Cu:6~8%,Gd:1.5~2.2%,纳米氧化铈0.05~0.1%,余量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在现有铝铜合金基础上引入少量的稀土元素Gd及纳米氧化铈到合金基体中,通过稀土元素Gd的引入以及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大大提高了接地合金耐腐蚀性和强度等性能,可满足作为垂直接地极以及在不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改善了现有铝铜合金接地材料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685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00170.9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 池州电力规划设计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炜楠 , 朱正 , 戚振彪 , 罗超 , 陈庆涛 , 江龙华 , 范申 , 陈凡 , 黄杰 , 章海峰 , 胡磊 , 王大鹏 , 柯乾 , 刘洋 , 骆晨 , 邵珺伟 , 李刚 , 冯乔 , 马艳 , 余秀静
IPC: C08L63/00 , C08K7/24 , C08K3/04 , C08K5/34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密封连接管,涉及环氧树脂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环氧树脂60~75份、咪唑类离子液体4~10份、改性活性炭7~15份和固化剂10~20份;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为含直链烷基碳数为7~9的咪唑类离子液体;所述改性活性炭是以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进行复合制得。本发明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特定结构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和改性活性炭,两者相互协同配合,显著改善了环氧树脂的击穿电压强度等性能,达到深埋接地体装置的密封连接管施工使用要求,拓宽了环氧树脂材料的应用领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