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4293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10128083.2

    申请日:2007-07-09

    Inventor: 木原澄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表面改性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进行聚酰胺薄膜的表面改性时,可以简便、难以产生静电障碍、且没有微小的处理斑地对薄膜整体进行均匀的电晕放电处理。所述聚酰胺薄膜在其宽度方向以10cm间隔取测定点,以前述测定点为中心,在聚酰胺薄膜的宽度方向以2mm间隔、用10点的测定点测定聚酰胺薄膜的相对于水的接触角,将此时的最大值设定为θ1max,将最小值设定为θ1min,将平均值设定为θ1av,而且,当将全部的测定点中的θ1av的最大值设定为θ2max、将最小值设定为θ2min时,在全部的测定点中满足下面的(式1)及(式2),并且,满足下面的(式3)。θ1max-θ1min≤5deg. (式1)45deg.≤θ1av≤55deg. (式2)θ2max-θ2min≤5deg. (式3)

    聚酰胺膜的卷绕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024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45271.6

    申请日:2007-08-17

    Inventor: 川北俊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良好的聚酰胺膜卷绕方法:使用廉价的圆筒状纸管作为卷芯,且可防止以往用圆筒状纸管卷绕聚酰胺膜时会出现的、尤其是出现在卷芯部分的皱折。本发明的聚酰胺膜的卷绕方法是:将宽度在1000mm以下的聚酰胺膜(2)卷绕在圆筒状纸管(1)上。所述圆筒状纸管(1)的两端以1000mm的跨度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支承,且在其中央部施加294N的荷重时中央部的挠曲量在0.5mm以上、2mm以下且扁平耐压强度在981N/100mm长度以上。在用接触辊(3)按压聚酰胺膜(2)的同时将其卷绕在圆筒状纸管(1)上。

    聚酰胺膜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8644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96980.X

    申请日:2007-04-23

    Inventor: 南条一成

    Abstract: 将聚酰胺膜切条进行卷绕时,控制在切条工序的聚酰胺膜的吸湿,由此防止皱褶向制品卷形物的混入,得到在卷芯皱褶少的聚酰胺膜卷形物。在将聚酰胺膜卷绕成的卷形物进行切条时,作为聚酰胺膜,使用吸湿伸长率为2.0%以下的物质,并且,将切条时的环境控制在绝对湿度为0.006~0.018kg/kg。

    聚酰胺膜的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58644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096980.X

    申请日:2007-04-23

    Inventor: 南条一成

    Abstract: 将聚酰胺膜切条进行卷绕时,控制在切条工序的聚酰胺膜的吸湿,由此防止皱褶向制品卷形物的混入,得到在卷芯皱褶少的聚酰胺膜卷形物。在将聚酰胺膜卷绕成的卷形物进行切条时,作为聚酰胺膜,使用吸湿伸长率为2.0%以下的物质,并且,将切条时的环境控制在绝对湿度为0.006~0.018kg/kg。

    塑料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4294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128084.7

    申请日:2007-07-09

    Inventor: 南條一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其形成宽度2000mm~5000mm,同时,对薄膜两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至少一面中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电晕处理的非处理部分。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两面进行过电晕处理的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宽度2000mm~5000mm的塑料薄膜的至少一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电晕处理的非处理部分。根据本发明即使是两面实施过电晕处理的塑料薄膜,用卷绕机卷绕后也不发生粘连,从而可以将该薄膜顺利地供给切割工序。

    塑料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74294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710128084.7

    申请日:2007-07-09

    Inventor: 南條一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其形成宽度2000mm~5000mm,同时,对薄膜两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至少一面中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电晕处理的非处理部分。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其是两面进行过电晕处理的塑料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宽度2000mm~5000mm的塑料薄膜的至少一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电晕处理的非处理部分。根据本发明即使是两面实施过电晕处理的塑料薄膜,用卷绕机卷绕后也不发生粘连,从而可以将该薄膜顺利地供给切割工序。

    聚酰胺膜的卷绕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5225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145271.6

    申请日:2007-08-17

    Inventor: 川北俊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良好的聚酰胺膜卷绕方法:使用廉价的圆筒状纸管作为卷芯,且可防止以往用圆筒状纸管卷绕聚酰胺膜时会出现的、尤其是出现在卷芯部分的皱折。本发明的聚酰胺膜的卷绕方法是:将宽度在1000mm以下的聚酰胺膜(2)卷绕在圆筒状纸管(1)上。所述圆筒状纸管(1)的两端以1000mm的跨度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支承,且在其中央部施加294N的荷重时中央部的挠曲量在0.5mm以上、2mm以下且扁平耐压强度在981N/100mm长度以上。在用接触辊(3)按压聚酰胺膜(2)的同时将其卷绕在圆筒状纸管(1)上。

    表面改性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4293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710128083.2

    申请日:2007-07-09

    Inventor: 木原澄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表面改性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在进行聚酰胺薄膜的表面改性时,可以简便、难以产生静电障碍、且没有微小的处理斑地对薄膜整体进行均匀的电晕放电处理。所述聚酰胺薄膜在其宽度方向以10cm间隔取测定点,以前述测定点为中心,在聚酰胺薄膜的宽度方向以2mm间隔、用10点的测定点测定聚酰胺薄膜的相对于水的接触角,将此时的最大值设定为θ1max,将最小值设定为θ1min,将平均值设定为θ1av,而且,当将全部的测定点中的θ1av的最大值设定为θ2max、将最小值设定为θ2min时,在全部的测定点中满足下面的(式1)及(式2),并且,满足下面的(式3)。θ1max-θ1min≤5deg. (式1);45deg.≤θ1av≤55deg. (式2);θ2max-θ2min≤5deg. (式3)

Patent Agency Ranking